注册 | 登录 | 充值

全球首个奥密克戎后“长期新冠”研究发表:这五种后遗症最常见↘

临床研究

2022-06-20   来源 : 新晚报

1399 0
6月16日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
在《柳叶刀》上发布了
全世界首个关于奥密克戎后
是否会患有“长期新冠”
(Long Covid)的研究


长期新冠”即“新冠后综合征”,也被称为“新冠后遗症”,这一概念是伦敦大学学院教授Elisa Perego,于2020年5月在社交媒体上最早提出的。



2021年10月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
“长期新冠”的临床病例定义
????????????
在染疫后3个月内
至少出现一种症状
持续至少2个月
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情况 


全球疫情暴发近3年
“长期新冠”的问题逐渐显
那么,它有哪些症状?
影响了多少患者?
疫苗又是否有效呢?

奥密克戎产生的长期症状风险比德尔塔低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者观察了5万多名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与4万多名德尔塔病毒感染者(注:这次比较的两者都是接种两剂及以上疫苗的人群,因为没有足够数据评估未接种疫苗的人产生长期新冠的情况)结论是:奥密克戎导致“长期新冠”的概率(有4.5%的患者出现后遗症)是德尔塔概率(10.8%)的一半。


不过,目前奥密克戎导致“长期新冠”的时间范围还处于未知阶段症状表现上也尚未有研究表明与其他毒株有较大差异,对儿童的长期影响也尚没有评估。



3周是分水岭
  •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持续时间在3周内,被称为“短期新冠”。

  • 若是轻症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更短,一般发生在感染后的7-10天内。

  • 而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周的,便被认为是“长期新冠”,包括3周至12周的“后急性新冠”,和超过12周的“慢性新冠”。


由于没有明确的统计机制,大多数为患者自我报告,因此全球遭受“长期新冠”困扰的人数也较为模糊。但“长期新冠”持续时间越长,表现的症状便越多。

最常见的症状为极度疲惫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已经阴性的人患有“长期新冠”呢?具体表现为哪些症状?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等学者观察发现,在研究的4万多名患者中(皆为2021年前感染),80%的患者在确诊4周后至少患有一种后遗症。


其中,这五种后遗症最为常见
????????????


极度疲惫(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与呼吸障碍(24%)。


而根据“患者主导的研究合作组织”(Patient-Led Research Collaborative)发布的报告:


这些后遗症可以大致分为10大类
共203种症状
????????????


10大类分别为:系统性感知、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疾病、肌肉骨骼、免疫系统、五官与大脑、肺部、消化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


 具体症状如下 
 滑动右侧滚轴可看 
⬇️⬇️⬇️


向上滑动阅览详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3AvUia4f4LVfgzcsH1JkmANicudhAzY1VI9xemAXOHx8vtuxdu9fhlww/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qvGw1v39qMqkLyBuoz4lwYAo4Fg82JSaMshZCUZTmfhsB5Gzkn691A/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PnLdxNwn1JaxFDmRm0nN1YGdheYKacLmqy1RLHaWAfT4130mWicLNCQ/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9twqSBQepE32fZNyxB4jiboyVeA8Q4tGMic3rXhdumCIalUzxGbmn8bg/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dF55HQUqGxrY8FAxcRahR1qPtS3qDcRX7znZYpePlj9tPRQlaZDTAw/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eYxVxXKib0aWwXwaz8OWxt9s6XWZHIASmQUqiaicricW8zbKjOwWZOTBpg/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zfALsHKfCpV68odPDCcUEaTKVsnGMR22ts0shObyia0YUTghk4bTzww/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40ib0terZFiaJxAgZByev1GuryoECXIWappZuhiagv57vP97DShDzzowQ/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ic17wmgX07WviaR42xJFceYA9T5FiaKaiaflXxzEw0BJYickiaRv7aK9YK7w/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OIFE6aPjPJXcGORZ4Zs2q18TJu1sJKDUNxNweLuL4VAG7COcl9ZlW5N2jJmnsrdn01QsGsHSEQRibc3CLjy82Q/640?wx_fmt=jpe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font-size: 16px;">

其中,系统性感知上的症状最常见,包括疲劳,劳累后的身体不适、发烧、多汗、低温等症状。


此外,胸闷、心悸、心率过快、胸部灼热、肌肉疼痛、关节疼痛、腹泻、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咽喉痛、脑雾(即大脑难以形成清晰思维和记忆的现象)、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思考等症状,发生频率也超过50%。




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长期新冠”

为什么有些患者会出现“长期新冠”,而有些不会?研究者表示,尽管病毒已排出体外了,但在感染期间身体细胞已受到伤害,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研究者也发现,性别、年龄、身体情况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长期新冠”的持续时间与发生概率。


根据伦敦国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发布的报告,“长期新冠”与年龄显著相关,整体而言,年龄越大,出现“长期新冠”的概率越高在性别上,中年女性出现“长期新冠”的概率较大


此外,若在感染新冠病毒前,患者的身体、情绪处于亚健康状况,那么在感染后出现“长期新冠”的概率也更大


疫苗能降低“长期新冠”概率

面对“长期新冠”,我们该怎么办?


目前而言,接种疫苗依旧是较为有效的缓解方法但必须完全接种。同时,确诊后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长期新冠”的症状。

目前,尚未有明确、系统的方式治疗新冠后遗症,中日友好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团队在采访时表示,新冠后遗症的负担仍然相当高,两年后整体健康程度还是低于普通人。因此,还需要继续探索“长期新冠”的发病机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也正因为人类对新冠的短长期影响仍有太多未知,贸然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就仍有较大的风险,对中国来说,目前还是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慎终如始,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清醒、保持斗志,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这病需要终身康复,6岁前是治疗..
  • 五类人容易心梗猝死,年龄不同关..
  • 全球生物科技大底
  • 最新!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