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院心胸血管外科 陈鑫教授团队完成第7例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

其中,75岁高龄的赵奶奶作为第6例患者,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接受左心辅助装置植入年龄最大的患者
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邱志兵介绍,赵奶奶原先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反复住院进行介入治疗。近年来心功能仍然急剧恶化,心脏严重扩大,稍有活动就会诱发胸痛、胸闷等症状,甚至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内科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获益很小,人工心脏是治疗这类难治性进展性心衰的有效手段,但 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没有如此高龄的患者接受人工心脏的植入。

面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 心胸血管外科陈鑫教授团队 决定放手一搏 为赵奶奶植入 目前全球体积最小 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随后赵奶奶便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此时,重症医学科即将面临植入“人工心脏”后最大的考验:如何准确设定人工心脏的流量?

在重症医学科章淬主任的指导下,ICU团队的医护人员24小时守在患者赵奶奶床边。医生针对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准确评估撤除呼吸机、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精细容量管理、床旁康复锻炼等关键步骤的实施时机。赵奶奶很快适应了人工心脏,并很好地掌握了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术后一周,75岁高龄的赵奶奶顺利从重症医学科(ICU)转回普通病房。当问起手术后在ICU监护治疗了一周有什么感觉时,赵奶奶立刻竖起大拇指笑着说:“谢谢这里的医护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已经适应了这颗人工心脏”。

我院心胸血管外科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全国首批心脏移植中心。作为首批心脏移植中心和心室辅助装置准入医院,终末期心脏病治疗水平位居全国前十。

2022年3月,我副院长,心胸血管外科陈鑫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我院首例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植入术。今年已为7例终末期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其中包括多例高龄老年患者,充分彰显出我院心胸血管外科的实力与水平。

我院第1和第2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和邱志兵副主任、李良鹏医师合影
编辑 | 刘春兴 审核 | 孙忠河 邱志兵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