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4
肺癌
肺癌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占全球疾病和死亡的三分之一。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5%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病理类型有哪些呢?NSCLC患者为什么要做EGFR基因检测?详见基因解密学堂之EGFR(上) 三代EGFR TKI在EGFR突变NSCLC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三代EGFR TKI常见耐药机制有哪些?
一Part.1NSCLC中各个病理亚型的分类
鳞状细胞癌:一种显示角质化和/或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肿瘤,或一种形态上未分化的NSCC,表达鳞状细胞分化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腺癌: 对于较小的(<3 cm)切除的病变,确定浸润程度⾄关重要。
(1)原位腺癌(AIS;旧称 BAC):
⼀种小的(≤3 cm)贴壁⽣⻓的局限性结节,多为非黏液性,但也可出现黏液性类型。也可以发⽣同期多发性 AIS。
(2)微浸润腺癌(MIA):
⼀种小的(≤3 cm)孤⽴性腺癌,贴壁模式为主且浸润最⼤径 ≤5 mm。MIA 通常为非黏液性,罕⻅黏液性。根据定 义,MIA 是孤⽴、分散的。
(3)浸润性腺癌:
⼀种恶性上皮性肿瘤,具有腺样分化、黏液分泌或肺细胞标志物表达。肿瘤呈腺泡状、乳头状、微乳头状、贴壁或实性⽣⻓模 式,具有粘蛋白或肺细胞标志物表达。浸润性腺癌成分应⾄少存在于⼀个最⼤径 5 mm 以上的结节中。
(4)浸润性腺癌变异型 :
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胎儿型腺癌和肠型腺癌。
腺鳞癌 :⼀种显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成分的癌,每种成分⾄少占肿瘤的 10%。确诊需要切除术后标本,尽管根据小活检、细胞学或切除活检的结果可能会提示该诊断。如果鳞癌活检标本中存在任何腺癌成分,则应进⾏分⼦学检测。 ⼤细胞癌:未分化 NSCC,缺乏小细胞癌、腺癌或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学、结构及组化特征。较少见,占肺癌10%以下。诊断需要彻底切除的肿瘤标本,不能根据非切除或 细胞学标本做出诊断。 肉瘤样癌是⼀个总称,包括多形性癌、癌肉瘤、肺母细胞瘤。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使⽤这些具体的实体瘤术语,而不是总称。
1多形性癌是⼀种低分化 NSCC,⾄少含 10% 梭形和/或巨细胞,或肿瘤仅含有梭形和巨细胞。梭形细胞癌几乎单纯由上皮梭形细胞组成,而 巨细胞癌几乎全部由肿瘤巨细胞组成。
2癌肉瘤是⼀种恶性肿瘤,混合有 NSCC 和肉瘤,而肉瘤含有异质性成分(如横纹肌肉瘤、软⻣肉瘤、⻣肉瘤)。
3肺母细胞瘤是⼀种双向性肿瘤,包含胎儿型腺癌(通常是低级别)和原始间充质。
二Part.2三代EGFR TKI在EGFR突变NSCLC
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一代、二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可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提升;但不可避免地出现疾病进展,其中继发性EGFR T790M最常见。三代EGFR TKI可有效抑制EGFR T790M,已成为一代/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伴EGFR T790M突变患者的标准治疗。除此之外,三代EGFR-TKI在EGFR突变可手术NSCLC、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NSCLC等患者中的探索和应用也日益广泛,但目前我国尚无针对三代EGFR-TKI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此共识对三代EGFR-TKI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总结。
EGFR相关检测
共识1:对于完全切除pTNM II-IIIA期、术后复发、局部晚期或晚期肺腺癌、含有腺癌成分的N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非特指型(NSCLC-NOS)患者,推荐常规开展EGFR突变检测;既往接受一/二代EGFR-TK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应再次开展基因检测以明确耐药机制(包含EGFR T790M突变)
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 的一线治疗
共识2:对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 患者,优先推荐三代EGFR TKI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单药作为一线治疗
EGFR T790M突变晚期NSCLC的二线/后线治疗
共识3:对于一、二代EGFR TKI 治疗后存在EGFR T790M突变晚期NSCLC患者,推荐三代EGFR TKI 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单药作为二线/后线治疗。
可手术EGFR经典突变NSCLC围手术期治疗
共识4:对于完全切除pTNM II-IIIA期EGFR 经典突变NSCLC 患者辅助化疗后,推荐三代EGFR TKI 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目前奥希替尼已获批该适应症)。
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 ,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的治疗
共识5:对于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晚期NSCLC患者标准化疗后,可选择伏美替尼。 中国NSCLC 患者 EGFR 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约占EGFR 基因突变的2—5%,约占NSCLC的0.3-2.9%。
EGFR经典突变NSCLC伴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治疗
共识6:对于EGFR经典突变NSCLC伴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患者,靶向药物优先选择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阿美替尼或伏美替尼)。
三代EGFR-TKI的联合治疗
共识7:除临床研究外,不常规推荐三代EGFR-TKI 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以及一二代EGFR TKI 耐药后患者的二线、后线治疗;不常规推荐三代EGFR-TKI 联合化疗用于一二代EGFR TKI 耐药后患者的二线、后线治疗。
三代EGFR TKI 的不良反应及管理
共识8:不同三代EGFR-TKI 不良反应谱总体相似,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毒性等,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 共识9:对于某种三代EGFR TKI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换用三代EGFR-TKI。
三Part.3三代EGFR TKI 常见耐药机制
NCCN指南对于EGFR经典突变的一线治疗优先推荐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随着奥希替尼等三代EGFR TKI的使用,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耐药的情况。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一、二线治疗使用三代EGFR TKI的耐药机制(以奥希替尼为例):
目前临床上使用奥希替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情形:1)在疾病初诊时,检测发现EGFR敏感突变(19del/L858R),第一个治疗药物就用奥希替尼,称为奥希替尼的一线治疗。2)确诊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癌后,首次使用了一代/二代EGFR靶向药,比如易瑞沙、特罗凯等,耐药后测得T790M阳性,再改用奥希替尼,称为奥希替尼的二线治疗。
三代TKI一线应用时只有7%发生了EGFR依赖途径的耐药,其中最常见的是C797S耐药突变,只占全部耐药机制的7%。而EGFR非依赖机制和组织学类型转化发生率更高。其中EGFR 非依赖途径也即旁路活化比较常见,其中最常见的是MET扩增,占到15%,另外还有其他如MET基因的扩增,KRAS、BRAF V600E等突变,融合等。
三代EGFR TKI 二线应用的耐药机制和一线应用不太相同。10%~26%出现了EGFR C797S等突变,比例高于一线应用。旁路化和表型转化的比例也与一线应用不同。另外二线应用时,部分患者T790M突变依旧保留,而43%的患者出现了T790M丢失,T790M丢失可能更容易出现旁路活化的耐药机制。另外还有研究发现,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这两种EGFR突变亚型的耐药机制也不太一样,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更容易出现T790M丢失,而L858R突变患者更易于出现C797S三次突变。所以耐药机制和使用药物的顺序、突变亚型等等都有关。
MA07.03研究摘要报道了奥希替尼作为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时,EGFR C797X突变耐药机制的真实世界研究证据 研究纳入Guardant INFORM临床基因数据库71430例NSCLC患者,9306例患者存在19del及21L858R点突变,其中1337例接受奥希替尼一线治疗,713例接受奥希替尼二线治疗。 治疗启动后的5年数据显示,奥希替尼作为一线、二线治疗 NSCLC 时,分别有约8%和17.5%使用奥希替尼耐药治疗的患者可检测出 EGFR C797X 突变。此外,在奥希替尼患者体内也可检测到非 EGFR 依赖性耐药机制,如MET基因和 CCNE1基因扩增,但这些突变主要发生于治疗第1年,1年后累积发生率显著低于C797X突变。 奥希替尼作为一线和二线药物治疗时,奥希替尼患者耐药检出 EGFR C797S 突变分别为7%和10%~26%,与此项新研究中 C797X 突变率基本相似 。
参考资料:
1.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3.202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 三代EGFR TKI 在EGFR突变NSCLC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3. MA07.03 - Real-world Landscape of EGFR C797X Mutation as a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Osimertinib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ttps://library.iaslc.org/conference-program?product_id=25&author=&category=&date=&session_type=Mini%20Oral&session=&presentation=&keyword=&cme=undefined&
来源:e药安全
版权声明: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医学论坛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