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预防和及时诊治是降低孕产妇VTE相关病死率的重要干预措施。但在实际孕产过程中,孕产妇VTE预防现状并不乐观。基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诊疗技术等手段,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探索并建立标准化、智能化的区域孕产妇VTE防治体系,旨在提高区域孕产妇安全分娩率、降低病死率。
研究背景
川沙医疗联合体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牵头,共联合区域辐射范围内的川沙、华夏、合庆、江镇、机场、唐镇、王港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浦东东部区域医联体。
在人民医院分娩孕产妇中,有约60%来自医联体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无信息系统支撑时,孕产妇VTE评估以人工为主,漏评率高且社区无法获取上级医院评估筛查信息,中高危孕产妇VTE防治和社区随访均存在管理盲区。
对此,人民医院联合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计算机辅助诊疗技术等方法,建立了上海市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模式,搭建了标准化的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
平台构建
人民医院从区域医联体内多个业务系统及医疗服务问题入手,以孕产妇安全管理为中心,以数据流向为基础,以规范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为重点,设计了顶层架构 ,搭建了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以支撑区域孕产妇VTE防治工作。其整体架构,见下图。
平台应用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联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人民医院的孕产妇诊疗信息,为孕产妇就诊过程中的VTE风险提供了多次动态评估、社区随访等,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从产前到产后的VTE智能全场景闭环管控。其闭环管理流程,见下图。
效果
区域孕产妇VTE一体化智能防治管理平台于 2021年7月上线,目前运行情况良好。通过人民医院监管平台抽取2021年7月-12月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门诊孕产妇VTE评估率从87%提升至93%,住院孕产妇VTE评估率从44%提升至95%,均达90%以上;出院评估信息均能自动推送至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送人次从71人次增加至114人次。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朱海燕等
文章刊期:2022年第12期
图文编辑:吴小红、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百度浏览 来源 :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社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