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临床实验室
本文刊载于《临床实验室》杂志2022年11月刊专题“POCT专刊”-「新技术与新方法」版块 作者:陈宇欣 1,张国军1*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北京 100070
摘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由于全球患慢病人群基数大,防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慢病管理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将以POCT在慢病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POCT是Point of Care Testing的简称,即床旁检测,因其具有小巧便捷、流程缩短、结果即时等优点,在慢病人群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质量控制体系和临床管理不完善、成本偏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等。POCT若能在慢病管理中合理应用,即对慢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将有助于慢病早期筛查和风险预测以及预后判断,并协助临床医生了解病程状况并提示用药指标。
POCT在慢病管理中的发展
1.1 POCT技术从定性到定量
纵观POCT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到POCT从定性到定量、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进程。最初POCT用于定性的产品都是依托各类检验试纸为基础,如早期的血糖试纸、早孕试纸等等;这类产品通过肉眼主观地观察试纸条上颜色的深浅来判读检验结果,大大增强了结果的不准确性。对此,POCT产品在初代的基础上借助比色卡和简单的辅助工具设备来对阳性结果的强弱进行判读,随着仪器的发展,部分手工操作由POCT仪器替代,结果由阴阳性转为数值,这是POCT手工半定量到自动半定量的重大进步。
1.1.1 常用POCT技术
常用的早期POCT技术以定性为主的包括干化学、免疫层析技术、胶体金技术等。随着对检测结果需求的逐步提升,以快速准确定量的POCT技术包括免疫荧光、上转发光、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微流控技术等为主,技术原理也由生化免疫逐步延伸到核酸。
1.1.2 分子诊断+POCT
对于慢病患者而言,分子POCT基因检测能提高检测速度、改善检测效率,给予患者和医生更精确更快捷更全面的用药指导。例如,快速基因分型有助于指导高风险非干扰性脑血管事件(HR-NICE)患者的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由夏萌开发的GMEX系统是一种可靠且可行的检测基因型的POCT系统,能进行快速CYP2C19基因分型,用于相关临床和研究应用,满足检测HR-NICE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CHANCE)-2 试验中氯吡格雷的需求。
1.2 “互联网+”时代下的iPOCT
在互联网时代下精准医疗的引导,“智慧即时检验”(Intelligent POCT,iPOCT)将成为POCT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iPOCT是“互联网+移动医疗+ POCT”,其核心就是个性化智慧诊断,以精准化、自动化、云端化为主要特征。iPOCT解决了制约传统POCT发展的两大难题,首先,仪器检测免去了以往手工误差,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其次iPOCT克服了传统POCT仪器不适应高通量的限制。
徐建新教授指出,作为医学的新概念和新模式,“精准医疗”核心是个性化。相比传统医疗模式,“精准医疗”更重视患者的个体指征和用药的个体化指标,是临床基于对患者基因型检测和药物疗效评估,为患者设计个体化用药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iPOCT能结合当下慢病管理的迫切需求,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打造医院内外管理一体化平台;还能通过互联网做到对于慢病的电子化管理,对患者分级诊疗并持续监测,实现病历的永久性储存,创立健康档案的功能。
POCT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1.1 临床医院管理
由于POCT 小巧方便、操作便捷、自动化易上手、报告即时等优点,使其在临床科室及基层医院的普及成为现实。对于某些慢病患者的日常就诊,POCT能免去他们悠长的等待时间,大大优化了问诊流程。医生也能快速得到结果并更快做出医疗决策,也有助于国家节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资源的需求。
同时,分子诊断POCT产品能实现临床POCT核酸快速分子诊断,进行多基因联检,多达百余种药物的基因检测,并对同一疾病多种药物方案评估得更全面,为医生和患者出具综合药物建议。对于临床研究而言,王拥军教授通过GMEX POCT系统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快速 CYP2C19 基因分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药物指标的分析并发现在降低后续卒中风险方面,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治疗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治疗。以上提示我们在科研领域,分子诊断POCT产品对药物基因组的快速检测可以极大的提高科研效率,使临床研究更便捷,使临床治疗实现最大有效能和副作用的最小化。
新冠疫情也为互联网医疗架构下的慢病管理系统平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将iPOCT快速检验结果作为临床依据、由患者配合居家POCT进行自我实时监测,采集精准和连续的检测指标结果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医院进行分析,以此建立未来医疗信息的即时传递。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分级诊疗新引擎的打造下,专科医生也能在此基础下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指导互动,使慢病患者及时查阅健康信息和与医生互动咨询。
1.2 社区机构管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于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是指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康复保健医师等组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的管理方式的综合性疾病管理模式。而POCT仪器小巧便捷,标本微量,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综合成本低,能为慢病患者的及时诊断赢取宝贵的时间。
慢病中心脑血管类疾病对时效上的要求比其他疾病要高得多,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都发现且证实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或中风猝死等有着极大的关联,在北京的社区卫生管理机构中已经应用POCT技术筛查H型高血压(高血压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患者,同时用POCT技术实时监测药物干预的效果,达到协助患者预防疾病、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的效果。
1.3 患者自我管理
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慢病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慢性病自我管理是一种健康行为模式,通过对POCT设备学习以及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持续监测,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从而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达到预防疾病、检测预后、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家用血糖仪就是POCT技术用于慢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成功案例,糖尿病患者在家就可以进行自我监测空腹、餐前、餐后血糖水平以及配合胰岛素使用的血糖变化情况。随访研究发现这种自我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来医院就诊的频率,减少国家和社会为慢病投入到医疗成本。
小结
POCT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检测项目不完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检验费用等等,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并不断探索,才能使POCT在慢病管理的发展和应用更加完善,使更多的慢病患者受益。
• 更多内容及作者简介,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进专题查看
-End-
题图 | veer.com
排版 | 张宁
审校 | 方研
版权归《临床实验室》杂志所有,转载合作请联系小编,谢谢
百度浏览 来源 : 检验视界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