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奥希替尼已经成为具有 EGFR 经典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奥希替尼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控。
其中,肌炎是奥希替尼罕见的不良反应,一般较为轻微,停药即可恢复。然而,最近纽约西奈山医院报告了 1例服用奥希替尼后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肌炎。 患者起初只是疲乏、肌肉痛、虚弱,继而丧失活动能力,转氨酶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暴升,吞咽困难,呼吸肌肉无力需要进入ICU,经救治才得以恢复呼吸功能和部分活动能力。
病例介绍
患者为52岁女性,确诊IV期肺腺癌,伴有弥漫性骨转移和几个小的增强颅内病灶。 分子检测显示 EGFR L858R 突变,PD-L1 TPS 为10%。患者需要每天口服80 mg奥希替尼治疗肺癌,同时服用阿哌沙班治疗肺栓塞。
患者在使用奥希替尼4天后,出现轻度疲劳和肌肉酸痛 。 在 使用奥希替尼 12 天后,患者虚弱到需要帮助才能短距离行走,手臂力量也在下降。
实验室检查提示转氨酶升高,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942 、丙氨酸转氨酶 (ALT) 433。 医生 立即终止患者的奥希替尼治疗 ,但其 转氨酶仍继续升高 ,AST>1000,需要住院治疗 。
检查结果显示:
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高达 29,680。脊柱和下肢的 MRI 显示肌肉水肿。开始使用泼尼松(每天40mg一次)治疗肝脏炎症;CPK 开始呈下降趋势。为避免进一步损伤肌肉,未给患者行肌肉活检和肌电图检测。
经肝炎血清学、抗线粒体抗体、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EBV,一种孢疹病毒) 和巨细胞病毒 (CMV) 评估,这些因素对患者肝脏炎症并无明显影响。
风湿病学检查(包括各种自身免疫性肌炎抗体)结果均为为阴性。
血清抗核抗体:抗 SS-A 52KD 抗体略微升高,达到50(正常 <20);HMGCR 抗体呈强阳性,达到 154(参考值 <20)。其余抗体均为阴性。
治疗经过:
考虑到患者炎症性肌炎,开始经验性使用甲泼尼龙60mg静脉注射和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1g/kg,均每天一次,共两天。 患者CPK 和 LFT 继续改善,但肌肉力量却仍在下降。
入院两周后,患者吸气负压(NIF) 降至 -12厘米水柱的最低点,并出现缺氧,被送往 ICU 进行呼吸监测。
患者被确诊为患有突触前肌纤维损伤,立即给予吡啶斯的明 2mg静脉注射,每3小时1次,以延长神经肌肉接头中乙酰胆碱的作用,代偿突触功能障碍。
随着类固醇逐渐减量和吡啶斯的明延长减量,患者恢复了远端力量,逐渐康复。
奥希替尼诱导肌炎
1. 概念和发生情况
肌炎为一组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包括 慢性肌肉无力,肌肉耐力降低,或无症状性 CPK 升高 。可伴有肌炎特异性抗体或肌炎相关性抗体阳性。
奥希替尼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罕见 。FLAURA 研究中 3~4 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为 42%,其中腹泻最为常见。肌肉骨骼疼痛发生率为 10%,AST 和 ALT 升高发生率分别是 10% 和 7%。奥希替尼 4 项关键研究中,仅 AURA2 研究报道了 2 例(1%)患者发生 CPK 升高,均为 2 级而无横纹肌溶解。
但据一项病例系列报道,称有 4 例奥希替尼导致的肌炎病例,发生率高达 10.5%。其中 2 例具有轻度症状,2 例单纯通过 CPK 监测发现。主要发生在用药后 2~11 周,均为 1~2 级,不过,有1 例 CPK 发展为 4 级(2511 U/L)但依旧无症状。
2. 机制
此例患者和之前报道病例表现不同, 停药后依旧进展且表现为爆发性重度肌炎 。患者具有 抗 SS-A 52KD 抗体升高 ,这是一种肌炎相关性抗体,常见于 Sjogren 综合征或系统行红斑狼疮等系统自身免疫病中的肌炎,但是此例患者并没有自身免疫病表现。
此外,患者还出现 HMGCR 抗体升高 。HMGCR 抗体和他汀诱导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相关。他汀导致肌病可表现为 CPK 升高和近端肌肉无力,通常停止他汀类药物后过程依旧持续。他汀类可改变 HMGCR 蛋白构象,通过暴露隐藏表位激活自身免疫。但此例患者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而 EGFR 抑制剂是否可影响 HMGCR 抗体还不清楚。
此外,病例作者认为奥希替尼主要通过 CYP3A4/5 代谢,是 CYP3A4 的弱诱导剂。 患者同时服用的阿哌沙班也通过 CYP3A4 代谢,可能相互影响而导致代谢不佳 。但是根据药学研究二者合用并不需要调整剂量。
目前关于奥希替尼导致肌炎的报道有限,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导致的肌炎研究却有很多。尽管二者发生机制可能不同,但也有可借鉴之处。
一项研究报道 ICI 导致重症肌无力(MG)的患者中,部分合并有肌炎/心肌炎。这些患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AChR)体阳性率为 66%,不是所有患者都出现眼睑下垂典型症状,也具有 CPK 升高,同时疾病发展快,死亡率高达 23%。
因此,此例患者具有爆发性表现,停用奥希替尼后肌炎依旧进展,使用激素和吡啶斯的明治疗后逐渐起效,要想到并发症重叠出现的可能。
3. 诊断
病例中患者未行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因此诊断其实欠明确。
在怀疑患者出现肌炎时,应同时想到做好诊断和鉴别诊断。
4. 治疗
皮质激素:对于高度怀疑免疫机制介导的肌炎,皮质激素依旧是首选药物。可参考 ICI 诱导肌炎使用,如 1~2 级肌炎可使用泼尼松 0.5~1 mg/kg/d 治疗,3~4 级使用甲泼尼松龙 1 g/d 冲击 5 天。
丙种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激素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中,应考虑加用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于怀疑有 MG 的患者,可考虑同时使用吡啶斯的明。
5. 预测和监测
ICI 相关肌炎研究显示如果治疗前检测抗体阳性,接受 ICI 治疗后可导致爆发性起病,因此有学者建议基线时检测相关抗体。而奥希替尼导致肌炎罕见,因此基线常规检测的性价比较低。但是医师应有此意识,并做好患者教育。
一旦发生,则可使用 CPK,ESR,CRP 等指标进行病情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治疗的有效性。
奥希替尼知识科普:
使用奥希替尼治疗前,应进行EGFR 基因检测,确认存在 EGFR19 外显子缺失突变或 21 外显子 L858R 置换突变,或存在 EGFR-T790M 突变。
适应症:
用于 IB-IIIA 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 (L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 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
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 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既往经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 EGFR 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成人 患者的治疗。
推荐剂量为每日 80mg。
用药治疗时间:
肺癌术后患者应持续接受治疗,直至疾病复发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或治疗达 3 年。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应持续接受治疗,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毒性。
药物漏服:
如果漏服1 次,则应补服,除非下次服药时间在 12 小时以内。应在每日相同的时间服用,进餐或空腹时服用均可。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暂停用药或减量。如果需要减量,则剂量应减至 40mg,每日 1 次。
出现不良事件(AE)和毒性后的减量原则见下表。
文章来源:肺腾助手、肿瘤时间、肿瘤新前沿、医世象
本文由医世象 夏日整编
百度浏览 来源 : 肺腾助手、肿瘤时间、肿瘤新前沿、医世象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