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3
面对行业发展变化,各大药企已经开始行动,加强一致性评价、新药研发,削弱或调整销售环节,已经成为行业的新选择。
华森药业于近日发布公告,为适应公司发展需求,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增设药物研究院下级部门,新组建营销中心,撤销销售部。
恩华药业在其年报摘要中透露,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重点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同时推进营销体制改革。
恒瑞医药在其线上业绩说明会中表示,按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销售费用可能稳中有降,为应对4+7带量采购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战略及转型,逐步增加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及销售份额。
虽然在以上公司所提及的团队调整中并未直言裁员,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在部门重组以及项目考核中,原有团队的换血不可避免。传统意义上的销售人员、医药代表等,与带金销售直接相关的人员,将最早面对考验。
毫无疑问,4+7带量采购政策导致的连锁反应,已影响整个市场价格的全面下跌。
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可以说已超乎市场预料,而在中标产品外,上海、辽宁已发文明确未中选品种的梯度降价工作。(详见《辽宁:4+7未中选药品梯度降价!299个药品不降价取消挂网》)。
而未中选企业为避免因价格问题丢失市场份额,主动降价者也不在少数。恒瑞医药主动下调盐酸右美托咪定价格,甚至低于扬子江的中标价。齐鲁制药也陆续在浙江等地下调吉非替尼采购价。
可以看到,随着带量采购试点的持续落地,医药市场的格局也将发生激烈的变化。为应对变化,企业的战略调整也将加剧。
仿制药将进入低毛利时代,品种盈利能力将大幅下降。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越来越火热。尽管目前有企业未参加“4+7”带量采购,但产品降价已成为整个行业的大势所趋。于企业而言,除了积极响应中标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薄利多销,继续挤压营销费用的成本空间也是有效措施之一。
按照4+7带量采购的逻辑,药品价格降至“地板”,在砍去中间营销环节费用,在确保了采购使用量后,带金销售失去意义。从长远来看,这也有利于药企降低销售成本,精简营销团队。只是,政策大洗牌下,行业集中度提升也意味着淘汰正在进行,只有转型成功的企业,方才能笑傲至最后。
百度浏览 来源 :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