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密克戎新突变株 CH.1.1 引发关注。2 月 1 日,中疾控在官网发布文章表示,截至 2023 年 1月 30 日,我国共监测发现 24 例 CH.1.1 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据中疾控介绍,CH.1.1 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 BA.2.75 的第六代亚分支,由于新增多个突变位点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同时,新增的一个突变位点(L452R)曾经是德尔塔变异株的特征性突变位点。不过,这一突变位点也存在于许多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亚分支中,如 BA.5.3 和 BA.5.1.3 等。
2022 年 11 月至今,CH.1.1 在美国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趋势。2023 年第 4 周,CH.1.1 在美国流行株的占比为第五位,仅次于 XBB.1.5、BQ.1.1、BQ.1 和 XBB 变异株。
柱状图中深色区域为 CH.1.1 占比据 GISAID 数据库,CH.1.1 于 2022 年 7 月 8 日在印度首次采集发现。近 1 个月,CH.1.1 及其亚分支在全球序列数占比超过 6%。截至 2023 年 1 月 30 日,已在 67 个国家或地区监测发现,主要在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流行,在英国近一个月内上传的新冠病毒序列中占比约为 25%。2022 年 11 月 13 日,我国通过基因组测序首次从天津市报送的 1 例泰国输入病例样本中检出 CH.1.1 进化分支。截至 2023 年 1 月 30 日,共监测发现 24 例 CH.1.1 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输入病例来源地涉及 15 个国家或地区。未监测到 CH.1.1 及其亚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尽管 CH.1.1 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导致突破感染和再感染风险增加,但我国大部分人群体内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体,对 CH.1.1 存在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CH.1.1 短期内不会引起本土大规模流行。目前未见 CH.1.1 变异株的致病性增强。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