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
近日,《中国科学基金》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专家指派现状及其分析》一文,文章对2014—2021年期间参与基金项目函评的同行专家对所评项目研究内容熟悉程度、专家评议项目数分布、评议专家年龄分布以及评审专家的评审项目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国自然基金委的这份基于数据的报告,有2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选择小同行专家评审基金项目的目的就在于确保同行评审意见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利于项目管理者开展科学的遴选。
项目管理者在短时间内为大量基金项目遴选同行专家,因受到项目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对同行专家熟知程度、专家库质量、指派专家过程中各种政策要求、遴选专家的标准等多因素影响,难以保证所指派的函评专家均为所评议项目的小同行专家。
对2014-2021年期间参与函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三类项目的专家是否是所评议项目的小同行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函评专家对所评项目的熟悉程度指标发现,约63%~66%的专家自认为熟悉所评议的项目研究内容,即属于所评项目的小同行专家,约34%~37%的专家自认为部分熟悉或不熟悉所评议的项目研究内容,这表明参与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三类项目函评的专家中,超过1/3的函评专家不是所评项目的小同行专家,随着年份递增非小同行占比呈整体下降趋势,但这种下降幅度很小,不同年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对每位函评专家所能评审面上项目数量进行问卷调研(表2),若评审时间为1个月,76.5%的专家认为评审项目数应在20项之内,24.5%专家认为可在20项以上,每位专家评审项目的平均值为17项。
同时对评审专家评审一份面上项目所需要的时间进行问卷调研(表3),9.3%的专家认为在1小时以内,40%的专家认为在1~2小时之间,24.3%的专家认为在2~3小时之间,26.4%的专家认为在3小时以上,完成1份面上项目评审的平均时间约为2小时。
在一个月内若评审20份面上项目,每位函评专家需要约34小时,这对于利用工作之余来评审基金项目的专家来说依然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总体来说,这份报告指出,函评专家评审任务偏重,大部分专家根本无法详细阅读整个标书。在加上超过1/3的函评专家不是所评项目的小同行专家。
那么要想从众多申请中脱颖而出,一份好的标书至关重要。而一份好的标书要具备创新性、可行性、逻辑性、关联性和美观性。
大多数我们都在强调标书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而往往忽略标书的逻辑性和美观性。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申请书中的逻辑性同样很重要。因为大部分专家会优先评估项目的逻辑性、可行性强不强,看他能看懂的东西。
标书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是比较关键的,尤其是在立项依据和研究方案部分。立项依据逻辑性要求较高,要一步一步走到科学问题上来,这样评委才能认可。研究方案的条理性非常关键,如果评委看到的是没有头绪的实验方案,估计也就不会给高分。
因此,在整个撰写过程中,请始终将你的逻辑性贯穿(不管在哪个部分,始终牢记问自己:为何要做这个,为何要这样做、为何要给我做)。
摘要的写作逻辑
摘要虽然是400字符的工作目标,却是整个标书的重中之重,最能体现一个申请书的质量。
摘要是否可以清晰、明了,逻辑性太差,容易让评委打低分。
没有大背景下的科学问题,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没有前期的证据,就失去了可行性;没有科学假说,就失去了研究的目标;没有研究内容,就失去了资助的必要性。
因此,标书的逻辑是:目前有某问题、计划进行某研究,预期发现某结果,有某些意义。
摘要的要点:
①研究背景和进展:一般1-2句话,让专家知道研究项目和这个领域的关系;
②这个背景下待解决的问题:一般1句话,告诉专家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以“...尚不清楚/亟待解决/尚需揭示”等结束;
③前期工作基础:即你做了什么工作,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结果.一般1-2句话,如“本课题组前期用...方法进行...研究,发现...,...,...。”
④科学假说:一般1句话,如“因此我们提出假说 XXX”;
⑤拟开展的后续研究:一般2句话,将用什么方法或及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计划是什么。
下面这份摘要就在短短的398个字内,完美呈现了上述所提到的6个重点,立马就能抓住评审专家的眼球。
立项依据的写作逻辑
立项依据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大约80%以上的未获准项目都是由于该部分的不足导致。撰写时一定要体现逻辑性与水平,包括文献量(参考文献要有最新的文献和国外的文献)。切忌将基础知识与理论长篇大论。
立项依据,尤其讲究承上启下、逻辑性。通常立项依据的逻辑主线是:先回顾课题的研究背景(临床问题:现状、不足和解决思路),之后在理论(文献引用)和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设(科学问题:择一热点的细节方向即可),最后简要叙述研究思路(可参考摘要的重点内容)并明确意义。
可以用以下7个问题来理清自己的思路:
在这部分撰写中,一定牢牢记住立项依据的主体内容应有较强的辩证性与层次感。可参考以下:
第一、需要讲明白要研究的疾病以及此疾病在国内外的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副作用,因此,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对预防和诊治都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第二、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发病过程,或预防,或诊治”的机制分析,引用文献来证明“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最后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部分。
立项依据的两种写作方式:
序贯式(多):适用于有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在领域内深耕多年、有深入理解的申请人,序贯式看起来思路逻辑更加连贯。
研究目标的逻辑性
研究目标是对应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定要有逻辑层次关系。
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层次要分明,从不同角度、层次和方面做工作。
在宏观上,研究目标是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探明、阐明、明确、获得,也可以加一句为…提供理论依据等。
研究目标通常以下面几种写作范式:
研究内容的逻辑性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
撰写研究内容部分,不用写具体的实验方法,只写框架。当然,也不要简单的罗列,这样显得研究内容庞杂和缺少前期工作。如果使用了新技术、新方法,则可以略微详细一些,同时建议标明参考自哪篇文献,毕竟是新技术、新方法。
研究内容可根据不同的主线来写:
■ 根据研究的层次:一般医学部的研究内容都会分为临床相关性实验、体外细胞实验、体外分子机制实验和动物模型的体内实验。
注意:研究内容切勿贪多,青年基金2-3项内容差不多,面上项目3-4项为宜。研究内容写的太多,评委一看就知道无法按时完成!这种情况,相反会起到副作用!
研究方案的逻辑性
研究方案是“研究内容”的实施计划,要与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前后呼应。可直接复制研究内容的小标题作为研究方案的标题,然后根据研究内容列出的每一项逐个展开。
相比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更为细化,需要比较详细的实验方法描述和实验步骤。
在研究方案的写作上,一定要以实验设计分组为主,要有逻辑性,不需要写实验步骤,只有一些少见、较新的实验方法需要把步骤写清楚。
研究方案一定要写的详细,根据研究内容,选用什么材料,采用什么方法,一步一步怎么样做。当然如有顾虑,可将关键的地方叙述得模糊一点。
每个内容的方案也可以加上技术路线图,由于专家可能重点查看技术路线图,所以这部分尽量做到详尽。可以把总的技术路线放在前面,这样专家就会对这个课题的实施有个总体印象。
常用4种路线图逻辑:
优点:具体展示每一个阶段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能较好体现实验思路;缺点:内容展示流程复杂,逻辑性难度性大。
■ 以科学问题为主导
把3-4个“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解构成10-20个小科学问题来逐一解决。
优点:简明展示实验思路;缺点:内容简单,关键实验无法突出。
■ 以研究目标为主导(比较推荐)
■ 以研究时间轴为主导
不管你选择哪种思路,技术路线图的设计讲究逻辑清晰、简单明了。
百度浏览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