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多地暴雪+寒潮+冰冻预警齐发,要如何预防冻伤?

医学科普

2023-12-21      

903 0


Part 1

冻伤是什么?


冻伤,是指人体在低温下引起的局部乃至全身的损伤,常常发生在手脚、耳鼻和脸颊这些容易裸露在外且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一般来说,冻伤的轻重程度与低温强度、受冻时间、空气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经常醉酒、饥饿、劳累,年老、神志不清、痴呆的人,被冻伤的几率也会更高。


按照类型,冻伤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非冻结性冻伤


指长时间暴露在0~10℃低温潮湿环境中,从而造成的局部损伤。


我们熟悉的冻疮就属于此类,冻疮其实是反复低温暴露引起的慢性真皮血管炎,毛细血管系统出现了功能障碍。


外在表现为身体的手足耳面等地方出现红斑、水肿,还会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会觉得灼痒、胀痛,有时还会出现水疱。


除此之外,长时间在潮湿寒冷地区站立不动也会引起足部的非冻结性损伤,被称为战壕足,经常发生在以前的陆军官兵中。


而海军官兵和海员,则容易得浸泡足,也就是长期浸在寒冷的水中所引起的局部损伤。


二、冻结性冻伤


指暴露在0℃以下造成的冻伤,包括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僵)


局部冻伤也经常发生在手、足、鼻、耳、面这些容易暴露的部位,主要表现为温度低、皮肤苍白、麻木、刺痛。


而冻僵则经常发生在遭遇风暴雪、坠入冰水等突发事故中,此时人的体温会逐渐降低,呼吸变浅变慢,最后失去意识,直至死亡。


Part 2

预防冻伤,我们要如何做?


其实,最容易发生冻伤的地方并不是寒冷的地区,而是又冷又湿的地区,比如长江流域。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没有集中供暖等因素外,还因为水的导热性比空气更好,能让身体更快地散热。

所以,想要预防冻伤,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持身体干燥。

想要保持身体干燥也很简单,那就是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袜一定要保暖且干燥,出现被雪水、汗水浸湿的情况时,尽早更换。

同时,衣服和鞋袜也不要穿得太紧,需要有一定的宽松度,穿得太紧会导致血流不畅,热量无法到达,增加冻伤风险。

除此之外,我们的身体还有几个脆弱的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冻伤,需要格外注意:


一、耳朵


耳廓的皮肤很薄,血管也很细,保温能力就差,所以格外容易被冻伤。


在寒冷的室外,我们可以给耳朵戴上耳罩、护耳帽保暖,还可以给耳朵涂上冻疮膏防止冻伤。


二、手脚


手和脚这两个部位在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本来就不好,寒冷环境下穿过紧的衣服、鞋袜,进一步阻碍血液循环,又因为不透气导致出汗,被冻伤也就不稀奇了。


所以,袖口和鞋袜需要有一定的宽松度,同时,手脚可以提前涂抹冻疮膏或润肤霜进行预防。


平时,还可以多吃糖类、肉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多锻炼身体,从而增强抗寒能力。


总的来说,只要保护措施做到位,预防冻伤并不难。


但如果碰到一些突发情况,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被冻伤后,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不然可能会使伤情更加严重。


Part 3

如何正确处理冻伤?


冻伤其实是有一定前兆的,在局部感觉非常冷,皮肤变得苍白,出现刺痛感,并逐渐感觉麻木的时候,就要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已经被冻伤了。


一、对于冻疮、战壕足、浸泡足这类非冻结性冻伤,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 首先需要脱离寒冷潮湿的环境;


② 每天用42℃温水浸泡20分钟;


③ 有破溃感染情况的,在局部厚涂冻疮膏,每天数次温敷创面;


④ 根据创面情况每天换药,用无菌纱布包扎。


 

二、对于冻结性冻伤,则应该这样处理:


1、快速复温


① 脱离寒冷环境,准备37~39℃温水进行快速复温(也就是比人体正常体温略高的温水)


② 水温超过39℃会加剧疼痛,影响复温效果,超过42℃时会造成额外损伤,需要格外注意;


③ 将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直到皮肤转红、皮肤组织变软,时间不宜过长;


④ 面部这些不放面浸泡的部位,可以用温湿毛巾局部热敷;


⑤ 在无温水条件下,可以将冻伤的地方放在自己或他人腋下、腹部、胸部这类温暖部位;


⑥ 严禁用火烤、雪搓、冷水浸泡等方式复温,也不要用力捶打冻伤部位。


2、局部处理


① 复温后涂抹冻伤外用药膏,使用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1~2次药;


② 面积小的轻度冻伤可以不包扎,但需要注意保暖。


三、对于冻僵的人,在送往医院前,可以进行一些急救措施:


① 将冻僵的人移入温暖的环境;


② 脱掉对方的衣服鞋袜,盖上棉被或毯子进行全身保暖;


③ 也可以将对方浸入37~39℃温水中,让对方体温升到34℃,并恢复规律的温度和心跳;


④ 有条件的把热水袋隔着棉被或毯子放在对方腋下及腹股沟部位。


⑤ 最后,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让专业医师处理。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高血压急症如何处理?一文总结10..
  • 心跳太快!摁都摁不住那种?8种..
  • 测血压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看完..
  • 关于利伐沙班,你至少需要知道这..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