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Part 1
冻伤是什么?
冻伤,是指人体在低温下引起的局部乃至全身的损伤,常常发生在手脚、耳鼻和脸颊这些容易裸露在外且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一般来说,冻伤的轻重程度与低温强度、受冻时间、空气湿度和风速等因素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经常醉酒、饥饿、劳累,年老、神志不清、痴呆的人,被冻伤的几率也会更高。
按照类型,冻伤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非冻结性冻伤
指长时间暴露在0~10℃低温潮湿环境中,从而造成的局部损伤。
我们熟悉的冻疮就属于此类,冻疮其实是反复低温暴露引起的慢性真皮血管炎,毛细血管系统出现了功能障碍。
外在表现为身体的手足耳面等地方出现红斑、水肿,还会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会觉得灼痒、胀痛,有时还会出现水疱。
除此之外,长时间在潮湿寒冷地区站立不动也会引起足部的非冻结性损伤,被称为战壕足,经常发生在以前的陆军官兵中。
而海军官兵和海员,则容易得浸泡足,也就是长期浸在寒冷的水中所引起的局部损伤。
二、冻结性冻伤
指暴露在0℃以下造成的冻伤,包括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冻僵)。
局部冻伤也经常发生在手、足、鼻、耳、面这些容易暴露的部位,主要表现为温度低、皮肤苍白、麻木、刺痛。
而冻僵则经常发生在遭遇风暴雪、坠入冰水等突发事故中,此时人的体温会逐渐降低,呼吸变浅变慢,最后失去意识,直至死亡。
Part 2
预防冻伤,我们要如何做?
一、耳朵
耳廓的皮肤很薄,血管也很细,保温能力就差,所以格外容易被冻伤。
在寒冷的室外,我们可以给耳朵戴上耳罩、护耳帽保暖,还可以给耳朵涂上冻疮膏防止冻伤。
二、手脚
手和脚这两个部位在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本来就不好,寒冷环境下穿过紧的衣服、鞋袜,进一步阻碍血液循环,又因为不透气导致出汗,被冻伤也就不稀奇了。
所以,袖口和鞋袜需要有一定的宽松度,同时,手脚可以提前涂抹冻疮膏或润肤霜进行预防。
平时,还可以多吃糖类、肉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多锻炼身体,从而增强抗寒能力。
总的来说,只要保护措施做到位,预防冻伤并不难。
但如果碰到一些突发情况,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被冻伤后,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不然可能会使伤情更加严重。
Part 3
如何正确处理冻伤?
冻伤其实是有一定前兆的,在局部感觉非常冷,皮肤变得苍白,出现刺痛感,并逐渐感觉麻木的时候,就要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已经被冻伤了。
一、对于冻疮、战壕足、浸泡足这类非冻结性冻伤,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 首先需要脱离寒冷潮湿的环境;
② 每天用42℃温水浸泡20分钟;
③ 有破溃感染情况的,在局部厚涂冻疮膏,每天数次温敷创面;
④ 根据创面情况每天换药,用无菌纱布包扎。
二、对于冻结性冻伤,则应该这样处理:
1、快速复温
① 脱离寒冷环境,准备37~39℃温水进行快速复温(也就是比人体正常体温略高的温水);
② 水温超过39℃会加剧疼痛,影响复温效果,超过42℃时会造成额外损伤,需要格外注意;
③ 将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直到皮肤转红、皮肤组织变软,时间不宜过长;
④ 面部这些不放面浸泡的部位,可以用温湿毛巾局部热敷;
⑤ 在无温水条件下,可以将冻伤的地方放在自己或他人腋下、腹部、胸部这类温暖部位;
⑥ 严禁用火烤、雪搓、冷水浸泡等方式复温,也不要用力捶打冻伤部位。
2、局部处理
① 复温后涂抹冻伤外用药膏,使用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1~2次药;
② 面积小的轻度冻伤可以不包扎,但需要注意保暖。
三、对于冻僵的人,在送往医院前,可以进行一些急救措施:
① 将冻僵的人移入温暖的环境;
② 脱掉对方的衣服鞋袜,盖上棉被或毯子进行全身保暖;
③ 也可以将对方浸入37~39℃温水中,让对方体温升到34℃,并恢复规律的温度和心跳;
④ 有条件的把热水袋隔着棉被或毯子放在对方腋下及腹股沟部位。
⑤ 最后,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让专业医师处理。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新视点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