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6
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关于印发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医保发〔2021〕48号)明确提出:
从2022到2024年,全面完成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任务,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通常来说,各家医院接到清算结果首先要看“是盈还是亏”,一旦亏损金额较大,医院如何研究和分析原因,紧接着就是如何止亏、减亏、扭亏为平、扭亏为盈。
DIP医保亏损的八大原因
DIP付费是基于区域次均医疗费用标化成分值,医保部门按照区域住院医保预算金额测算预结算点值,年终确定清算点值对医院清算。
各家医院DIP医保清算金额=各家医院DIP总分值×(清算点值-预结算点值)×医保考核得分率
各家医院DIP医保亏损=各家医院医保记账金额>各家医院DIP医保实际结算金额
或=各家医院DIP实际医疗费用>(DIP医保实际结算金额+DIP患者自付)
从公式可以看出,只要医保DIP结算金额(包括患者自负部分),小于DIP实际花费的医疗费用,就会发生“医保亏损”,分析DIP付费下医院医保亏损,总结归纳“八大原因”。
一、“不清楚”
DIP付费了,医生不清楚付费机理,不知道DIP如何分组,如何给医院结算,惯性思维按照项目付费下的医疗服务行为,按照科室成本核算,不能开展病种成本核算,导致医保亏损。
二、“绩效悖”
与项目后付制相适应的医院绩效核算方法,按照项目点值(RBRVS)或收支结余提成,激励导向是多做项目多收入,不做或少做项目医保不支付。DIP采取预付制,给每个病组设置的收入“天花板”,现行绩效方案与DIP付费相悖,激励多做项目超过DIP收入封顶线,就会导致医保亏损。
三、大处方
合理用药管理效果不好,基药、集采药品使用占比不高,虚高定价药品和辅助药品使用占比过高,大处方不合理用药导致医保亏损。
四、高耗材
高值耗材使用过多,使用性价比合理的耗材占比较少,导致耗材费用过高,导致医保亏损。
五、多检查
为了防范医疗纠纷、防御药占比和耗材比过高、防止收入下降等,多做检查在按照项目付费制下是收入,DIP付费下超过平均水平,多做的检查就成为成本,导致DIP医保亏损。
六、住院长
由于一些医院考核病床使用率,科室通过延长住院日可以增加收入,感染及合并症等再增加住院日,传统按照项目付费之下都是收入,还可以提高病床使用率,DIP预付制下就变成成本,导致DIP医保亏损。
七、病情重
一些重症患者病情重,需要入住重症病房,ICU住院患者需要按照出院科室诊断按照DIP付费规则结算,不再支付ICU费用,原来ICU发生的费用是收入,现在对出院科室来说成为成本,ICU住院时间长,就有可能导致医保亏损。
八、高倍率
DIP付费按照倍率有不同的结算方式,比如低于0.5倍的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结算,0.5-2倍之间的按照正常结算,2-3倍的按照高倍率重新计算分值,超过3倍的称为极高倍率,允许3%-5%的比例单议。
从理论上讲,DIP费用只有大于0.5小于1之间的才会有医保结余,小于0.5或单一按照项目付费的持平,大于1-3之间的都会导致医保亏损。
如何止亏、减亏、扭亏为平?
第一个方面,识规则。管理科室及临床科室要积极学习DIP支付政策,了解支付机理,特别是临床医生更应该清楚规则,才能有的放矢,止亏、减亏或扭亏为盈。
第二个方面,入好组。DIP是基于主诊断与治疗操作分组的,如果医生不清楚入组规则,主诊断与次要诊断选择不准,操作治疗方式漏填,都会导致医保结算亏损。因此,医生要清楚分组规则,主诊断选择正确,治疗操作不能漏填,才能防止入错组导致的医保亏损。
第三个方面,控好费。基于DIP付费等发生医保结算亏损了就会形成沉淀成本,因此要事先让医生了解DIP预结算收入,引导医生合理控费,通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推行临床路径,把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在发生阶段。
第四个方面,首页全。作为DIP医保结算清单的重要内容,病案首页质量高低影响DIP医保结算,为此,要按照病案首页质控规范,不仅要填齐填全各项内容,更要合理与规范。
第五个方面,会沟通。对于单议病例或新病种、新技术病种导致的亏损,要积极、主动向医保部门申诉,所以,医院要积极与医保部门沟通,取得医保部门的谅解和支持,有效减少DIP医保结算亏损。
第六个方面,质量好。DIP付费下,院感、术后并发症都成为医院成本,如果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能保证,就会导致DIP医保亏损。因此,较好的医疗质量安全是提质增效减亏的核心所在。
第七个方面,自付低。要想做到DIP减亏,还需要努力在降低患者自付率上下功夫,既要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还要实现医院合理的收益。患者自付水平下降,实际医疗费用下降,医保部门支付率提高,DIP医保亏损就会下降。
第八个方面,激励准。绩效如果不能适应DIP付费制度变革,依然采取粗放式的增收,不仅导致DIP医保结算亏损增加,还要支付科室的绩效,还要面对乱收费、医疗不规范的医保罚款,医院将面临“多亏”局面。
第九个方面,软件灵。DIP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原理,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的付费模式,因此,医院需要围绕DIP付费加强DIP信息化建设,功能应该涵盖DIP分组管理、DIP预算管理、DIP医保盈亏管理、DIP成本核算管理、DIP业务盈亏管理、DIP学科建设、DIP绩效评价等,实现DIP精细化管理。
既然强调控制DIP医保亏损,为何还要说不能过分追求DIP医保盈余?笔者曾在《中国医疗保险杂志》撰文,“DIP付费下,谨防医院过分追求‘结余’带来的风险”,提出“五大风险”。
第一,对学科建设带来的影响
DIP支付模式下,为了过分追求“医保结余”,会引导医生更加倾向在“0.5-1”之间思考,对于超过1的就不会带来结余。绝大多是小病挤压费用比较容易产生结余,大病挤压费用相对困难追求结余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因此,过分追求“医保结余”防止影响医生接诊大病意愿不高甚至推诿患者,进而影响医院学科建设。
第二,医疗服务不足带来的影响
DIP支付模式下,防止“医疗过度”作为其中重要的改革目标,在DIP预付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医院成本控制意识明显提高,可能过分追求医保结余,该做的项目和检查没有做,把本来一次可以治疗的疾病分解几次住院,导致医疗服务不足,从而导致医疗质量隐患,不该出院的提前出院,应该重点关注。
第三,低标入院带来的影响
DIP支付模式下,需要有入院患者量才可能获得医保收入。绝大多数医院都会有入院单项绩效激励的政策,就是为了提高入院率增加医保收入。
DIP付费模式下医院更加关注“抢工分”,如果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抢不到“高分值”的病种,抢“低分值”的病种,甚至低标入院“造分值”,否则,在同场竞技中会被淘汰出局。
第四,对患者满意度带来的影响
DIP付费模式下,采取区域内同场竞技的激励机制,过分追求“医保结余”,导致患者满意度减低,从而导致医院竞争力下降,患者流向变化的难题。
第五,对医保支付数据质量带来的影响
DIP付费模式下,过分追求“医保结余”,会严重影响到医保数据质量,从而导致DIP大数据分析数据失真问题,进而导致DIP付费更加不能充分体现医疗价值,也不利于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