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PARTNER B试验2年结果显示,Sapien经导管瓣膜(爱德华兹生命科学)与最佳药物治疗相比,降低了死亡和住院率,同时改善了症状和血液动力学,这些获益可持续至2年。
“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使术后第一年内患者死亡率降低近一半,而在第1~2年间存活者的死亡率下降了同等的幅度,这提示在1年后仍存在新的生存获益,”Raj R Makkar博士(雪松西奈山心脏研究所,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称。
研究者在旧金山举行的TCT 2011大会上公布了PARTNER B试验2年结果。在NEJM发表报告的患者数量与去年秋天TCT大会公布的数字基本一致。基于PARTNER B试验结果,FDA于2011年11月批准了Sapien瓣膜用于临床。2年时,药物治疗组68%的患者死亡,而TAVR组死亡率43.3%(P<0.001)。2年间标准治疗组和TAVR组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62.4%和31%(P<0.001);以第1~2年间死亡率为单一终点,标准治疗组第1年后存活的患者在2年时有35.1%死亡,TAVR组为18.2%。“2年时TAVR减少1例全因死亡的需治疗人数为4,减少1例心源性死亡的需治疗人数为3.2--这些数字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43%的死亡率也提示在对这些患者考虑TAVR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其合并症的情况,”Makkar补充说。
研究者还观察了在1年后交叉接受经导管瓣膜植入的患者--共11例。与未曾交叉的患者相比,其死亡率降低了一半(10% vs 21%)。TAVI治疗患者的功能改善更加显著,因心脏原因住院率显著更低。按照基线时胸外科医师学会(STS)积分进行分层,分析显示,与积分较高(提示高危患者)的患者相比,基线STS积分最低的患者生存率最高。但是Makkar说,“目前还不能明确推荐STS的切点。“另外重要的是,人们对今天发表的PARTNER A试验2年结果中瓣周返流的发生率给予了很大关注。Makkar指出,虽然存在瓣周漏的患者心源性死亡率呈增高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在这一患者人群中,合并症对死亡的影响超过瓣周漏。“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