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背景:近年来,动态血压(ABP)和家庭血压(HBP)监测已被广泛应用,各医疗机构非常鼓励此种做法,并将其作为临床诊疗信息的补充,这两种血压监测方式比诊所测量血压(CBP)更可信且完全排除了“白大衣效应”。初步数据也显示,将这两类血压监测值与CBP联合,为在短期内诊断高血压提供更加可靠、可行的方法。
“白大衣性高血压(WCH)”是血压在家中正常但在医院升高,在“白大衣效应(WCE)”影响下使得诊所测量血压值与家庭自我监测血压值不同。通常情况下,预测WCE比较困难,使得WCH往往被过度治疗。因此,本研究入选部分韩国高血压患者,通过测量他们在接受治疗时的血压,寻找影响和预测“白大衣效应”的因素。
方法:纳入1087例长期在某大学医院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7± 10岁,其中女性占52%),进行2周的家庭血压监测,在每一个清晨和傍晚测量血压值。WCE定义为收缩压升高20 mm Hg或舒张压升高10 mm Hg。将受试者根据是否存在WCH分成两组,评价WCE与年龄、性别、可能的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心率和脉压的关系。
结果:WCE组中脉压水平较高,并与WCE中收缩压成正相关,特别是与医生测量相关(r=0.511,P<0.001)。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医生影响的脉压升高与WCE独立相关(?=0.573, P<0.001)。
结论:此项研究结果表明,测量脉压可预测是否存在WCE,这有助于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 李沅敏 译 徐亚伟 校)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