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不明原因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患者再发的风险评估:Vienna预测模型

临床医学

1970-01-01      

2101 0

    背景:预测个体再发VTE的风险通常不可行。我们旨在发展一种简单的、能提高再发风险预测能力的风险评估模型。
 方法和结果: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929例首次不明原因VTE患者在停用抗凝剂后随访的中位时间为43.3月。我们排除明显易栓缺陷的患者如先天性抑制剂缺乏、狼疮抗凝物和纯合型或杂合型缺陷。176(18.9%)例患者有复发性VTE。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分析入选前临床和实验室的变量(年龄、性别、VTE的位置、体重指数、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D-二聚体、体内凝血酶生成),使用与再发明显相关的变量计算风险积分。男性(与女性相比HR为1.90;95%CI:1.31~2.75)、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远端相比HR为2.08;95% CI:1.16~3.74)、肺栓塞(与远端血栓形成相比HR为2.60;95%CI:1.49~4.53)、D-二聚体水平升高(每增加一倍HR为1.27;95%CI:1.08~1.51)与更高的再发风险有关。利用这些变量,我们描绘线性图形用于计算风险积分,在个体患者中评估再发的累积概率。模型被交叉检验,患者基于风险积分归于不同的风险类别。再发率与不同的风险类别相符。
 结论:通过在首次不明原因VTE且无明显易栓缺陷的患者中使用简单的评分系统,可以改进再发风险的评估。



科研资讯(站内): VTE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VTE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
  • 研究表明CABG后双重抗血小板安全..
  • 长期妊娠并发症后的母体心脏问题..
  •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后CHD风险升..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