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高血清IgG水平预测存在狼疮抗凝物(LAC)患者的血栓风险

临床医学

1970-01-01      

2258 0

     研究显示一些特异性自身抗体(如抗β2-糖蛋白 I,抗心磷脂抗体)与存在LAC患者的血栓形成史有关。然而,前瞻性研究资料不多,这些自身抗体的预测价值也不令人满意。R.Vormittag等对高血清总免疫球蛋白G(IgG)作为LAC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参数进行了评估。该前瞻性研究共选入109例患者(91例女性,18例男性,平均年龄42岁)。结果发现73(67%)例患者有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史。55(50%)例接受了口服抗凝治疗。在随访期间(平均观察时间:1343天),观察到14例血栓相关事件(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肺栓塞,4例卒中,2例心肌梗死和1例动脉闭塞;4例为原发性事件,10例为复发性事件)。11例(10.4%)患者有高IgG。高IgG患者发生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的累积概率1年后为28%,5年后为64%。而对于IgG正常的LAC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累积概率1年后为5%,5年后为8%。考虑到整个观测时间,在调整年龄、性别、口服抗凝剂、阳性血栓史和抗β2-糖蛋白抗体I后,高IgG与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相关,风险比例为12.8 (P=0.001)。该研究提示高IgG水平是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的强烈风险预测因素,对LAC患者血栓的发生和发展需要联合多靶点进行研究和评估,而并非仅针对单一特异性自身抗体进行治疗。

专家点评


     狼疮抗凝物(LAC)是抗磷脂抗体(APL)的一种。抗磷脂抗体是一组针对各种带负电荷磷脂的自身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LAC以及抗磷脂酰丝氨酸、抗磷脂酰胺醇、抗磷脂酰甘油、抗磷脂酸和抗β2-糖蛋白I(β2-GPI)抗体等。抗磷脂综合征则是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精神神经症状,伴有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等持续阳性等。LAC阳性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很高,但并非每一个LAC阳性患者都会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筛选出高风险患者并采取恰当的血栓预防措施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遗憾的是,LAC患者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血栓风险预测指标,伴有高水平的抗β2-糖蛋白 I或抗心磷脂抗体对预测LAC患者血栓事件有一定价值,但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低。该研究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G(IgG)作为LAC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指标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高IgG与动脉或静脉血栓事件显著相关,风险比例为12.8(P=0.001)。该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抗磷脂抗体的种类非常多,高IgG的患者血栓事件显著增高,提示多个抗磷脂抗体阳性较单一抗磷脂抗体阳性更易促发血栓事件,但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的抗磷脂抗体仅为抗心磷脂抗体、LAC及抗β2-糖蛋白 I抗体,这些单一抗体的预测价值并不令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抗磷脂抗体水平的血清总IgG可能是更有价值预测LAC患者未来血栓事件的指标,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 史旭波



科研资讯(站内): 狼疮抗凝物 血栓风险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狼疮抗凝物 血栓风险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2010年心血管介入相关抗栓治疗的..
  • 2010《国际循环》大事盘点..
  • 急性心肌梗死并准备行介入治疗患..
  • 心房颤动时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