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Nakazawa及同事采用人类病理标本来研究冠状动脉分叉的病理效应。在非支架置入的冠状动脉分叉中,与血管分支相比,侧壁显示出显著较厚的内膜和坏死中心厚度。在支架置入病变中,侧壁新生内膜形成较厚,但在血管分支中支架未覆盖和纤维蛋白沉积更为常见。自身冠状动脉分叉中的斑块形成和继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的新生内膜生长在分叉病变的侧壁上更为常见,这似乎是在这些区域中低剪切力的结果。
J Am Coll Cardiol 2010 55: 1679-1687
点评
光雪峰 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
既往研究多显示,分叉部位血流剪切力低,是动脉粥样斑块较容易形成的部位;而该研究显示病变血管的外侧壁是低剪切力区域,较分叉部位更容易形成粥样斑块,且斑块核心发生进行性坏死的的情况比较多见。
血流剪切力是调节动脉内皮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在冠脉分叉、血管迂曲处易形成湍流,促进细胞增殖和凋亡,增加炎症反应和内皮对脂质的摄取及合成,增加斑块和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以polymer(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的DES技术,显著减少了再狭窄率以及晚期管腔丢失率,但应用于分叉及开口病变时,polymer造成分叉部位(尤其边支开口处)支架覆盖区域的丢失,在承载药物的同时也为纤维蛋白的沉积提供了载体,导致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此外支架的展开可能改变血管外侧壁边界层的分离,使局部剪切力减弱,从而加速粥样斑块的形成。
综上所述,分叉病变即使使用DES,PCI术后再狭窄尤其是边支血管的再狭窄率仍然很高,根据分叉病变的不同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如Crush、改良T技术、culotte等技术,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边支开口部的支架覆盖情况,避免“区域丢失”;分叉病变专用支架的研发有望弥补分叉病变治疗技术的弊端,可能是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