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是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
Thrombolysis First Choice For Prosthetic Heart Valve Thrombosis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5/15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古巴的研究人员说,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溶栓应该作为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形成的基本治疗方法。
该研究组随访了68例到古巴哈瓦那心脏病和心血管外科研究所就诊的患者,时间为1997~2004年,受试者均适合应用链激酶溶栓治疗。
在人工瓣膜置换后平均6.8年患者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部位分别为二尖瓣(n=50)、三尖瓣(n=9)和主动脉瓣(n=9)。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是患者入院的最常见原因(94.1%),平均在发病后10.6天出现症状。
给予患者重组链激酶25万IU输注30分钟,随后的剂量为每小时10万IU,给药72小时,或者直至血栓溶解(平均50小时)。
绝大多数患者完全有效,5.9%的患者部分有效,溶栓失败的比例为8.8%。
总的来说,4.4%的患者发生了出血性并发症,包括1例因颅内出血而死亡的病例。另外,7.4%的患者出现了体循环栓塞,其中1例因脑栓塞而死亡。
对4例部分溶解的患者进行了择期手术,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成功,而6例溶栓失败的患者中只有2例经急诊手术而存活。
最后的结果是,溶栓后平均13.5个月有16.2%的患者再次有血栓形成。1例患者在急诊手术中死亡,剩余10例患者中有9例经再次溶栓治疗达到完全有效。最后1例患者达到部分有效,进行了人工瓣膜置换。
Fidel Manuel Cáceres-Lóriga及其合作者在《血栓形成和溶栓杂志》(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上说:“重组链激酶溶栓是有效安全的治疗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形成的方法。”
他们接着说,对于没有达到完全有效的患者,溶栓并不是手术治疗的禁忌,因为,手术治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危险低于没有接受溶栓的患者。
因此,作者总结说,如果没有特殊的禁忌证存在,不管患者的功能分级如何,溶栓应该作为所有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形成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溶栓人工心脏瓣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