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面对PD-1/PD-L1抗体类药物,该如何选择PD-L1检测?

临床医学

1970-01-01      

2941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12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上市,至此已有包括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和信迪利单抗4款抗PD-1抗体在国内正式获批上市。截至2018年12月27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已批准6种抗PD-1/L1单抗用于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面对越来越多的抗体类药物选择,临床该如何判断?

               
韩昱晨

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胸部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分会胸肺科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病理学杂志通讯编委
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分子病理工作组专家

免疫治疗,诊断先行

不同于传统化疗手段,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或正常化人体抗肿瘤免疫系统,从而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由于能够提供持久的疗效,让长期生存成为可能,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取得的突破性临床研究进展也正迅速改变着多种肿瘤的治疗模式[1],对临床诊疗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

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韩昱晨教授指出:“免疫治疗的第一步是病理诊断。目前广泛应用的PD-1/ PD-L1单抗虽然属于广谱抗肿瘤治疗药物,然而仍需筛选出真正可能获益的患者给予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治疗疗效,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可能避免无效治疗。积累中国人群的临床实践数据,更精准地指导临床诊疗也是当务之急。对于如何通过病理诊断筛选出从免疫治疗中真正获益的患者群,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

PD-L1检测是目前筛选获益患者唯一标准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组织样本中PD-L1表达水平越高,则意味着患者更可能从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2]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评估是目前临床研究、验证和认可度最广泛的PD-1/PD-L1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而免疫组化方法学是目前临床诊断级别评估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的唯一方法学。目前FDA获批具有代表性的4种PD-1/PD-L1单抗(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和durvalumab)都有相对应的伴随诊断联合使用,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到底是应该先选择PD-L1检测方法还是先选择治疗药物?不如,先来看看检测适应症与关联药物的比较:

微980190108154849.jpg

表1. FDA/CE IVD已获批的4种PD-L1检测汇总

从国际上已报道的研究来看,针对以上4种PD-L1表达检测,2017年发布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SP263和22C3、28-8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D-L1肿瘤细胞膜染色不同阈值(1%、10%、25%和50%)的比较上,三种方法的总体一致率>90%[10]。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发起的Blue Print 1和Blue Print 2研究显示出相似的结果[11],[12]。相比之下, SP142检测肿瘤细胞PD-L1表达需要更高的阈值,但在免疫细胞的检测上具有更好的敏感性[11],从最新的研究更新来看,SP142在需要或仅需要评估免疫细胞PD-L1表达水平的适应症上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注意的是,VENTANA  PD-L1(SP263)可以同时检测细胞膜和细胞浆中的PD-L1表达,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CE IVD)认证批准可同时指导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durvalumab治疗[1],[3],[10]是目前国际上关联药物最多的检测[1]

54961468465444.jpg

图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HE染色 (20X) 及4种FDA/CE IVD认证获批PD-L1检测染色图示(20X). Hirsch, Fred R., et al.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12.2 (2017): 208-222.

PD-L1检测发展方向

2018年是中国免疫治疗的元年,4款PD-1单抗类药物先后获批上市,然而中国市场暂时还没有用于疗效预测评估的PD-L1伴随诊断获批上市,这对于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决策时,如何评估患者从PD-1/PD-L1单抗类药物治疗方案获益情况提出了挑战。

“目前获批的药物及适应症均有各自的伴随诊断检测和判读体系,但由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样本有限,因此临床实践中在优先保证PD-L1检测标准化、准确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尽可能避免过度检测和标本的浪费。SP263检测在CE IVD认证的一致性评价获批[1],[3],[10]带给我们一些启示,从各药企已披露的临床实验进展来看,预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PD-1/PD-L1抗体类药物获批上市,因此从医药经济学角度考虑,在实践中选择经临床验证、法规审批、关联药物较多的PD-L1检测用于PD-L1表达水平的初步评估或值得探索。”韩昱晨教授总结道,“免疫治疗开启的肿瘤诊疗新时代,对病理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PD-L1检测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除了抗体、检测平台、评价方法体系的选择,探索基于中国人群研究的多种标志物联合评价也将有助于PD-L1检测更好地指导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预测。”


参考文献

[1] 2018 ESMO handbook of immune-oncology.

[2] Hegde, Priti S., Vaios Karanikas, and Stefan Evers. "The where, the when, and the how of immune monitoring for cancer immunotherapies in the era of checkpoint inhibition." (2016): 1865-1874.

[3]https://diagnostics.roche.com/global/en/products/tests/ventana-pd-l1-_sp263-assay2.html

[4] https://www.agilent.com/en/product/pharmdx/pd-l1-ihc-22c3-pharmdx/pd-l1-ihc-22c3-pharmdx-for-autostainer-link-48-94448

[5] https://www.agilent.com/en/product/pharmdx/pd-l1-ihc-28-8-pharmdx/pd-l1-ihc-28-8-pharmdx-for-autostainer-link-48-76917

[6]https://diagnostics.roche.com/global/en/products/tests/ventana-pd-l1-_sp142-assay2.html

[7]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pma/pma.cfm?ID=394004

[8]https://www.fda.gov/MedicalDevices/ProductsandMedicalProcedures/InVitroDiagnostics/ucm301431.htm

[9]https://www.accessdata.fda.gov/scripts/cdrh/cfdocs/cfpma/pma.cfm?id=P150027

[10] Ratcliffe, Marianne J., et al. "Agreement between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diagnostic assays across multiple protein expression cutoff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7).

[11] Hirsch, Fred R., et al. "PD-L1 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s for lung cancer: results from phase 1 of the blueprint PD-L1 IHC assay comparison project."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2.2 (2017): 208-222.

[12] Tsao MS, Kerr KM, Kockx M, Beasley MB, Borczuk AC, Botling J, Bubendorf L, Chirieac L, Chen G, Chou TY, Chung JH. PD-L1 immunohistochemistry comparability study in real-life clinical samples: results of Blueprint phase 2 project.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8 May 22.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美例秀秀|持续抗HER,长久生存..
  • 【JAMA Oncology】迄今为止最大..
  • 动脉瘤常见误区
  • 前沿 | 三种疗法强势联合,黑色..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