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既往研究报告称,生物标志物不能有效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卒中后血管事件复发,但有些证据显示其与死亡率增加相关。为消除首发卒中严重程度所致的任何死亡,该研究探讨了一组炎症、血栓、心脏和神经生物标志物对TIA或小卒中后死亡长期风险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对基于人群的牛津血管研究中有TIA或缺血性小卒中(NIHSS<4)连续患者中分析15种生物标志物,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CR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抗磷酰胆碱(anti-PC)、血栓调节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蛋白Z、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患者自2002年招募,随访至2013年。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生物标志物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共929例患者接受中位5.4年随访。在约6000患者年中,361例死亡。校正年龄、性别、既往治疗和血管危险因素后,IL-6、CRP、NGAL、TNF-R1、vWF、hFABP和NT-proBNP可预测全因死亡。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TNF-R1、vWF、hFABP和NT-proBNP均可独立预测死亡。
结论认为,几种生物标志物能预测TIA和小卒中后的长期死亡率,且独立于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虽有待进一步验证,但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提示隐匿性的基础病变或反映“生物学年龄”。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