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8年9月14日至16日,第17届国际妇科癌症学会双年会议(IGCS)在日本京都召开。在本次大会上,NOVA研究的PI,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Mansoor Raza Mirza教授报道了NOVA研究长期随访的安全性数据。【肿瘤资讯】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Mansoor Raza Mirza教授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杨佳欣教授展开对话,分享NOVA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和PARP抑制剂的临床实践经验。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学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
Medical Director: Nordic Society of Gynecologic Oncology (NSGO)
Executive Director: Gynecologic Cancer Inter-Group (GCIG)
Faculty: 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 (ESMO)
Faculty: 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 Cancer Society (IGCS)
Council & Faculty: European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Oncology (ESGO)
Core Faculty: European School of Oncology (ESO)
Chief Oncologist
Department of Oncology 5073
Rigshospitalet
Copenhagen University Hospital
Blegdamsvej 9
DK2100 Copenhagen Ø, Denmark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妇科肿瘤组的博士生导师组成员
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及秘书长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国际妇科肿瘤杂志编委
中国妇产科网编委
《中华妇产科杂志》审稿专家
杨佳欣教授:大家好!感谢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Mansoor Raza Mirza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教授参加本次的圆桌讨论会。首先请教Mirza教授,NOVA确立Niraparib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您作为NOVA研究的PI,请您介绍一下最初设计这一临床试验的初衷和目的?
Mansoor Raza Mirza教授:NOVA是PARP抑制剂的第一个III期研究,由欧洲妇科肿瘤试验协作组发起,并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等多个中心入组患者。为什么要进行维持治疗?众所周知,大多数的卵巢癌患者诊断时已为晚期。此外,即使是那些接受了手术和辅助化疗的患者也有很大可能出现复发。这些晚期或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需要接受挽救性的化疗,且随着治疗线数的增加,无复发间期越来越短,最终患者死于卵巢癌。因此,我们希望寻找一些耐受性较好的药物,在患者尚未复发之前给予维持治疗,从而延长两线治疗的时间,最终使得或者获得生存获益。在卵巢癌的维持治疗上,目前我们有两类药物可选,一是抗VEGF单抗贝伐珠单抗单抗,另一个为PARP抑制剂。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患者中显示出甚是喜人的疗效,无论是BRCA突变还是野生型的患者,均可从中获益。Niraparib用于卵巢癌患者的第一个研究入组了铂类敏感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接受化疗并对治疗有响应,2:1随机分配接受Niraparib每天口服或安慰剂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研究分为两个队列,队列1入组了gBRCA突变的患者,队列2入组了非gBRCA突变的患者。结果显示,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mPFS为3.8-5.5个月,而接受Niraparib的患者PFS显著优与安慰剂组,这里我不用mPFS来形容,从K-M曲线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PFS曲线从一开始就显著分开,这是完全不同于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的,既往我们从未见过如此显著的获益,在gBRCA突变的患者中PFS HR为0.27,其他人群中PFS HR为0.45。基于这一研究结果,使得Niraprib在美国和欧洲获批。目前Niraparib已经在中国开展了NORA和PRIME研究,我期待Niraparib能尽快在中国获批。NOVA研究改变了我们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理念,既往我经常对患者说,如果出现复发,就只能接受化疗,化疗耐药后再化疗,并最终死于这一疾病。然而,PARP抑制剂问世后,一些患者可能不会死于卵巢癌,而是死于其他疾病。可以说PARP抑制剂使得卵巢癌变为慢性病,是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药物。
杨佳欣教授::感谢Mansoor Raza Mirza教授的详细解答。请问谢幸教授,NOVA研究在2016年公布阳性结果后,您认为对卵巢癌的治疗产生了什么影响?
谢幸教授:NOVA试验在世界上公布以后,对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过去,复发性卵巢癌治疗后取得完全缓解的患者,处于观察状态,也可以选择维持治疗,但在靶向药物出来之前,NCCN指南一直推荐采用紫杉醇做维持治疗,但紫杉醇维持治疗的结果一直都存有争议,且大部分结果没有观察到生存获益。抗血管生成治疗,即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我们看到了生存获益,NCCN指南开始修改推荐,采用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维持治疗。后来才出现了PARP抑制剂,Study19和SOLO2的研究结果远远超过抗血管生成治疗。Study19是二期临床研究,SOLO2是三期研究,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铂敏感和BRCA突变的患者,即铂敏感复发同时又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生存获益。NOVA研究和前两个试验最大的不同入组了BRCA野生型的患者。因为大部分的卵巢癌是BRCA野生型的,NOVA试验入组时分为BRCA基因突变和BRCA基因野生型,在BRCA基因野生型的患者中再分为同源重组缺陷和无同源重组缺陷的患者。如我们所期望的,Niraparib不仅仅对BRCA基因突变的病人有效,对BRCA基因野生型,甚至是无同源重组缺陷的病人也有生存获益。这一研究为PARP抑制剂能够用于更多的复发性卵巢癌提供了IA级证据。Study19也做了回顾性的分析,获得了类似的结果,这也从侧面证实了PARP抑制剂确实可以用于铂敏感复发的卵巢癌, BRCA基因突变与否可能不那么重要。当然,BRCA基因突变的病人获益更明显。这一结果也被另一个PARP抑制剂,rucaparib,得到证实。我个人认为,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PARP抑制剂进入中国,对中国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使得我们中国的卵巢癌病人也能够从中获益。
杨佳欣教授::NOVA研究中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血小板计数进行Niraparib的剂量调整。请您介绍一下这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Mansoor Raza Mirza教授:NOVA研究中,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的患者多发生在最初接受Niraparib治疗的2-3个月内,大多数的剂量调整是因为血小板减低,剂量调整至200mg或100mg/天。当我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耐受性时发现,有些患者是能够耐受300mg/天,但有些患者只适合耐受200或100mg/天。影响剂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对中国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即体重。我们发现基线体重<77kg的患者,不适合接受300mg/天治疗。为什么是77kg,这是根据四分位数计算的。基线体重<77kg或血小板计数<150X10^ 9患者,接受Niraparib 300mg/天治疗有很大风险发生血小板减低。回顾性分析发现,接受了剂量减低的患者,即200mg或100mg/天治疗的患者与300mg/天治疗组的PFS无显著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在最初治疗开始时给予每个患者合适的剂量。目前,我们已经在PRIME研究中前瞻性验证了这一给药方法,研究结果将会在下个月的ESMO大会上发表,显示出非常有前景的疗效,血小板减低的发生率非常低。体重低于77kg的患者,初始剂量为200mg;体重高于77kg的患者,初始剂量为300mg。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大多数的中国患者体重低于77kg,她们起始剂量就为200mg,因此进行剂量调整的比例非常低。
杨佳欣教授::请问谢幸教授, Niraparib在中国开展的NORA和PRIME研究已经在进行中,NOVA RADAR分析的结果对中国进展的临床研究设计是否也产生了影响?
谢幸教授:目前大家比较关注Niraparib的剂量用法,尽管是一个靶向药物,但仍有很多的毒副作用。NOVA研究结果有一点非常令人瞩目,即剂量用到300毫克时,毒副反应非常明显。欧美人比较高大,体重较重,根据她们的试验是77公斤以上的患者需要用到300毫克。对中国患者而言,77公斤以上的妇女太少,因此中国患者不需要用到这么大的剂量。从NOVA结果来看,剂量降至200毫克或以下,毒副反应明显减少了。当进一步减少到100毫克时,可能疗效也会有一些影响。幸运的是,200毫克就可以明显降低毒副反应,疗效仍然和300毫克相似,这就给中国妇女带来福音。最近在中国也正在做剂量爬破试验,100、200、300mg,如果200毫克对中国妇女没有产生比较大的毒副反应,且疗效较好,那对中国妇女而言会是比较好的福音,这就避免了欧美数据中因为300毫克高剂量而引起的比较严重的毒副反应,引起的骨髓抑制。
谢幸教授:近几年,部分中国患者已经开始使用PARP抑制剂了,主要是从香港购药。虽然PAPR抑制剂已经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但我们的经验仍然相对不足,Mirza教授可以分享一些经验给中国医生?
Mansoor Raza Mirza教授:祝贺中国患者可以如此之快的接受到PARP抑制剂的治疗。首先给中国医生的建议是,从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40% BRCA突变的患者没有接受PAPR抑制剂治疗,此外还有很多BRCA野生型应该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也没有接受到药物治疗,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在门诊更多的向患者介绍这一有效的疗法。第二,关于剂量调整,在最初用药的1个月应该更频繁的监测血常规,评估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一旦确定患者接受了最合适的剂量治疗,后续的耐受性一般较好,可以接受长时间的治疗。
谢幸教授:目前,我们已经有3个不同的PARP抑制剂,如何向患者推荐合适的药物?
Mansoor Raza Mirza教授:这也是在欧洲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有一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首先,如果关注BRCA突变患者的疗效,3个药物的疗效相当,都有很强的证据支持其有较好的疗效。对于BRCA野生型的患者,Niraparib和rucaparib都有I级证据支持其疗效,但奥拉帕利并没有I级证据支持其疗效,仅是来自II期研究Study19的亚组分析结果,我通常会给患者推荐有I级证据的药物。第二,我们需要评估哪一个药物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是每天用药1次还是2次。因为患者通常要接受长达1年的治疗,因此每天1次用药显然更为方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就是药物的价格,我通常会选择价格最便宜的PARP抑制剂。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些药物的花费还是很大的。我们也致力于促进药品价格下调,使得每个患者都能够承受这一花费。在丹麦患者是不需要自付药费的,有国家财政支付,但我们需要为国家节约财政支出。
杨佳欣教授::这些药物的长期疗效数据如何?奥拉帕利是2014年开始使用的,我们的使用经验相对更足,而Niraparib的获批时间相对更短。
Mansoor Raza Mirza教授:在本次大会上,我报道了NOVA研究长期随访的安全性数据。在最初3个月进行过剂量调整后,患者后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很低,很少有患者因为安全性和耐受性问题出组。关于长期疗效数据,即OS结果,目前OS HR显示出非常有前景的结果,但我们仍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等待成熟的OS数据,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我们非常有可能取得阳性的OS结果。
2018CSCO专题报告预告
2018 CSCO期间,来自哥本哈根的Professor Mirza将于“妇科肿瘤——卵巢癌、宫颈及宫体肿瘤”专场作专题报告,届时欢迎妇科肿瘤领域专家与Professor Mirza现场交流。
题目
From gBRCA to All, The Role of PARP inhibitor in Ovarian Cancer Management
时间
2018年9月22日 08:30- 08:55
地点
3 层 3B 会议室
2018 CSCO期间,若想与Mirza教授近距离接触,请于9月21日晚参加中外妇科肿瘤大咖见面会。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