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广州淋巴瘤高峰论坛】 杨申淼教授:新药在难治复发DLBCL患者的治疗中将“大有作为”

临床医学

1970-01-01      

2134 0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8月3-4日,广州淋巴瘤高峰论坛在羊城隆重召开,该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淋巴瘤相关领域的众多知名大咖。本次论坛上,难治复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新药治疗成为关注焦点之一。其间,【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杨申淼教授,详细难治复发DLBCL新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08349B49-E04E-4E60-8082-514C39EAAC16.png                
杨申淼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血液系统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主要专业方向: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委员
北京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会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学青年委员

免疫治疗时代,复发难治DLBCL的治疗现状

杨申淼教授:当今免疫治疗时代,近2/3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预后较为满意,但仍有1/3的患者最终会难治复发。针对复发难治DLBCL患者,长期以来的治疗策略是先予以挽救性化疗,疗效达到部分缓解(PR)以上,则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使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甚至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难治复发患者仍需要进一步危险分层。例如,对于既往治疗未获得PR以上疗效的难治患者,即使予以新的挽救性化疗,可能也很难达到PR以上的疗效。研究表明,应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后,若患者在12个月内复发,即使予以高强度挽救性化疗后再进行ASCT治疗,长期生存仍很差;而这部分难治复发DLBCL患者就属于极高危组,很难通过常规的挽救加移植加巩固治疗获得疗效。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DLBCL诊断中位年龄在60岁左右,相当一部分的难治复发患者为老年人,一般状态较差、合并多种并发症,无进行ASCT治疗的机会。对于这类无法承受高强度治疗或无法从高强度治疗中获益的难治复发DLBCL患者,其治疗目前主要寄希望于新药或新治疗方法,这部分患者应首选符合条件的新药临床试验,若无合适临床试验再考虑其他治疗。

新药在难治复发DLBCL患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新药相关研究也显示出惊人疗效,单药即可获得非常好的疗效,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这为既往被认为无希望的难治复发DLBCL患者带来希望。 

新药为难治复发DLBCL患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杨申淼教授:新药临床试验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不会对患者远期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无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首选临床试验。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只要患者符合临床试验的入组标准,一般也会首先推荐其参加临床试验。

目前,DLBCL相关的新药临床试验主要集中于小分子药物单药或与其他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等联合治疗,评估是否能获得更好的疗效。近年来,小分子药物的发展为DLBCL患者的治疗带来了诸多惊喜。

根据细胞起源,目前DLBCL-NOS可分为ABC亚型和GCB亚型。针对ABC亚型的难治复发DLBCL患者而言,来那度胺、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其联合治疗的疗效目前正在研究中。例如,ROBUST研究探讨了来那度胺联合化疗一线治疗ABC亚型DLBLC患者的疗效。对于难治复发患者的治疗,常见的挽救性治疗方案R-ICE联合来那度胺的相关2期研究结果已发布,数据显示了该组合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另外,伊布替尼单药治疗ABC亚型DLBLC患者的缓解率达37%,疗效持续一定时间,并且相关研究正在探讨伊布替尼联合免疫化疗方案的疗效。

另外,目前也在开展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的相关研究。纵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独特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亚型,其PD1表达以及JAK信号通路等与GCB和ABC亚型存在差异,是PD1抑制剂的适应证之一,这类复发难治的患者应用PD1抑制剂治疗获益的可能性更大。

总之,不管是小分子药物还是免疫治疗,基于对疾病本身特点的深入认识而设计有针对性的临床试验,将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娜小编微信!

WechatIMG74.jpeg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Blood】心包积液,儿童霍奇金..
  • 一周回顾【8月6日-8月12日】..
  • 【JAMA Oncology】BRAF V600突变..
  • 陆教授MDT病例远程会诊(8/14)..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