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第二届“35 under 35”CSCO-良医汇2018优秀青年肿瘤医师风采大赛评选活动”报名及筛选阶段已正式结束!在众多参与报名筛选的医生中,有100位优秀青年医生脱颖而出!他们将在近期进行三轮PK,展示青年医生风采!第一轮为ASCO最新摘要解读,候选人在主办方指定的2018ASCO口头报告专题中自由选择一份口头报告进行点评(如:背景,结果的评价,对临床的意义,和其他研究的对照,优点和不足等等),目前100位青年医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已将解读提交,解读很精彩,现展示出来,供各位品读!欢迎转发,让更多的医生同道看到青年力量!欢迎评论,发表您的见解,与青年医师同台论道!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靶向CD19自体CAR-T细胞治疗后的持久临床应答
背景: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 - 工程化T(CAR-T)细胞的细胞免疫疗法已被证明是最有前景的癌症免疫治疗策略之一。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使用靶向CD19的 CAR-T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阶段临床试验结果。
方法:为评估CD19 CAR-T治疗复发和/或难治性NH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1期临床试验。本研究共纳入22例CD19 + B细胞NHL的III / IV期患者; 这些患者在入组前已接受4-12次(中位数8次)不同方案的化疗。所有患者均用Cy(800 mg / m2)预处理一次(d -5),Flu(25 mg / m2)预处理3天、每天1次(d -5至d -3),然后给予总剂量为1x106 细胞/ kg 的CD19 CAR-T细胞,可采取单次输注或3天分剂量(10,30和60%)的输注方案。根据RECIST1评估功效,并根据CTCAE 4.02评估毒性。通过定量PCR(qPCR)和流式细胞术测量CAR-T细胞的扩增和持久性。
结果:在22名患者中,只有一名患者表现出超过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并且在积极治疗后得到缓解。而且,整个试验未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18名可评估患者的总体反应率(ORR)为72.2%。六个月完全缓解率(CR)和ORR均为3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个月(95%可信区间(CI),0.5至7.5),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4.7至17.3)。试验中观察到,细胞治疗前的局部放射可增强CAR-T细胞浸润程度。进一步分析揭示了一种可能识别获益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有趣的是,一些患者出现假性进展。若干患者出现两轮CAR-T扩增。 一名患者出现了超过21个月的持续CR、B细胞缺乏和CAR-T细胞持续存活。
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这种CD19 CAR-T产品毒性可控,可为NHL患者提供实质性临床获益。临床试验信息:NCT02652910
影响CD19特异性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后应答持续时间的相关因素
背景:CD19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CD19 CAR-T)细胞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可达到较高完全缓解(CR)率,但主要影响应答持续时间的因素尚不明确。
方法:我们研究了临床试验(NCT01865617)中57名成人患者,患者接受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治疗后,给予1:1比例的CD4 + / CD8 + CAR-T细胞,剂量为2 x 106 CD19 CAR-T细胞/ kg,并识别出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因素。
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56.5岁(范围:27-71),接受化疗疗程的中位数为4(范围:1-11)。 25名患者(pts; 44%)曾接受过移植手术,47名(82%)患者肿瘤具有组织学侵袭性,46名(81%)患者入组时IPI≥2。 中位淋巴结负荷(SPD)为3343 mm2(范围:124 - 16765); 8例(14%)体重较大(直径≥10cm)。中位随访时间为15.7个月。最佳总应答和CR率分别为60%和47%。经qPCR评估输注后第0-28天的较高峰值血液CAR-T细胞计数(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与较长的PFS(Cmax,HR = 0.48,P <0.001; AUC,HR = 0.45, P <0.001)和OS(Cmax,HR = 0.63,P = 0.03; AUC,HR = 0.61,P = 0.02)相关。 流式细胞术检测得出较高CD8 +(而非CD4 +)的CAR-T细胞计数与较长的PFS(Cmax,HR = 0.55,P <0.001; AUC,HR = 0.53,P <0.001)和OS(Cmax,HR = 0.62,P)相关 = 0.01; AUC,HR = 0.61,P = 0.01)有关。SPD <中位数与较长的PFS(P = 0.004)和OS(P = 0.01)相关。 在多变量分析中,低IPI(0-1对3-4,HR = 0.11,P = 0.005)和惰性组织学(HR = 0.05,P = 0.009)与较长的PFS相关; 低IPI与较长的OS相关(0-1对3-4,HR = 0.06,P = 0.007)。 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达到CR的患者中,1年OS和PFS的百分比分别为92%和69%。 该亚组未达到中位OS和PFS(中位随访,15个月)。 组织学变量校正后的多变量分析显示IPI和SPD对PFS(IPI,P = 0.002; SPD,P = 0.007)和OS(IPI,P = 0.01; SPD,P = 0.02)产生负性影响。
结论: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NHL患者的应答持续时间受组织学、IPI和CAR-T细胞动力学影响。临床试验信息: NCT01865617。
点评:
对于复发难治性、包括移植后复发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伴随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为代表的特殊不良反应往往令很多临床医生望而却步,限制了这项技术的临床使用。
今年ASCO的两个poster (Abstract No: 3045, Abstract No: 7567) 均从有效性、安全性和细胞持续作用时间探讨了CD19 CAR-T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作用,均为单中心临床研究。一方面,肿瘤疾病本身的增殖性、肿瘤负荷、临床分期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另一方面CAR-T细胞的因素也密切相关。
1. CAR-T细胞构成、数量和回输方式的影响。
Abstract No: 7567报道的回输CAR-T构成中CD4+T与CD8+T细胞比例为1:1,这在细胞制备方面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与大多数可见报道的CD19 CAR-T临床研究一样,Abstract No: 3045中并为提及细胞比例问题,目前暂无确凿证据支持CAR-T的构成比例会患者疗效及预后有显著影响。
这两项研究的细胞回输数量控制在1-2×106/kg,Abstract No: 3045中回输方式按照梯度回输,主要目的是减轻CAR-T相关免疫毒副作用,提高安全性,这是早期CAR-T临床回输的常用方式,但是随着制备技术的改良和临床管理经验的积累,目前常用的是一次回输,更为方便也能有相同的疗效。
2. 其他治疗对CAR-T疗效的影响。
淋巴瘤及实体瘤的特点之一是存在生物壁垒,使得免疫细胞无法进入肿瘤内部发挥杀伤作用,这时候联合其他治疗往往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局部放疗有助于打破肿瘤壁垒,增加T细胞浸润,有类似原位疫苗的作用,CAR-T与CD19阳性肿瘤细胞接触的程度更高。此外,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血液系统肿瘤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与CAR-T如何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问题。在白血病患者中,由于不存在物理和生物屏障,有学者认为CAR-T治疗可以作为骨髓抑制的辅助,争取时间窗。但在淋巴瘤中,存在病灶局部微环境,在回输前如果先行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破坏局部微环境后,再寻找合适时间窗行CAR-T治疗,理论上来说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但目前还没有相关临床试验设计,今后可能为淋巴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3. CAR-T在体内持续作用时间。
CAR-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依赖于其在体内的存续时间,一部分CAR-T细胞具有记忆功能,起一定免疫监视的作用。现在临床常用方法是流式细胞或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AR-T细胞绝对数量和CAR基因拷贝数。但外周血CAR-T细胞能否代表肿瘤局部情况,这涉及肿瘤本身(CD19阳性率等)和CAR-T细胞(CAR-T细胞活性,记忆功能等),考虑各患者依从性有明显差异,实时穿刺检测病灶部位CAR-T细胞存在相当困难,今后相关疗效评估体系中,如能引入更为方便、准确、灵敏、特异的标志物,将对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4. CRS对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CAR-T治疗最突出的毒副作用是CRS。CAR是MHC的独立受体,使CAR-T与传统的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所不同,正是这一特点使得CAR-T细胞在接触靶抗原时,迅速分泌高水平的细胞因子;此外,活化的CD4+ 和CD8+ CAR-T细胞释放的IFN-γ可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并诱导高水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导致CRS的发生。Steven Rosenbery对于CAR-T治疗的贡献除了在靶点选择,CAR-T制备,临床试验设计等方面的开创新工作,至关重要的是将IL-6R抑制剂应用到接受CAR-T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中,并且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笔者撰写过《CAR-T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毒副反应及临床对策》(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6; 23(6):745-750),就目前各中心零散的中小样本临床试验数据看来,CRS的出现往往代表CAR-T治疗的有效性,但3-4级CRS严重患者生命,在临床处理中,使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全身免疫反应时,也显著限制了CAR-T细胞发挥抗肿瘤功能,影响预后。因此,寻找合适时机,严格把控托珠单抗、依那西普和糖皮质激素等的使用指征,才有助于取得最大临床获益。
【温馨提示】:如果您觉得吴晨医生解读的好,请在下方为他点赞并将文章分享给更多的同道!当然,您也可以在下方留下您的个人见解哦!
41本,27种肿瘤,63万字的【肿瘤患者指南丛书】,赶紧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拥有!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