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Riti Mahadevia博士(美国西北大学Feinburg医学院)发表于Circulation的研究显示,二叶式主动脉瓣融合和局部壁面剪应力分布、收缩期血流不平衡及二叶式主动脉病相关。
研究者对75例患者进行四维血流MRI检查,确定主动脉瓣解剖和功能。根据瓣叶融合模式将患者分为3组:右-左二叶式主动脉瓣(RL-BAV;升主动脉中部直径39.9±4.4 mm)15例;右-无冠二叶式主动脉瓣(RN-BAV;直径39.6±7.2 mm)15例;三叶式主动脉瓣、主动脉扩张的主动脉大小匹配对照者(直径41.4±4.4 mm)30例。研究还入选15例健康志愿者,三叶式主动脉瓣解剖正常,无心血管病史(直径24.9±3 mm)。
使用MRI结果分析升主动脉血液动力学,包括主动脉病类型(0-3),收缩期血流角度、流量和局部壁面剪应力。
不同组之间,升主动脉除了1个节段之外(S1、左前;P=0.051)的所有节段收缩期壁面剪应力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和主动脉大小匹配的对照者相比,二叶式主动脉瓣的两组窦管交界处剪应力增加且不对称。和对照组相比,两组血流量显著增加(P<0.0125)。
绝大多数健康志愿者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呈中心分布,而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分布朝向主动脉外壁。RN-BAV患者非对称射血模式和右后壁局部壁面剪应力增加相关,而RL-BAV和右前壁相关。
RN-BAV组有主动脉根部扩张或升主动脉整体和主动脉弓扩张。但RL-BAV上述两种主动脉病较少,87%为升主动脉管状部分增大。RL-BAV和RN-BAV患者主动脉病类型的差异和升主动脉近中段血流改变相关。
作者总结,“未来的纵向研究需评估瓣膜形态学及相关液动力学改变对主动脉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Circulation 2014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