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8刚刚开启,中肿科研迎来开门红。
来自中山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国际上首次发现了NK/T细胞淋巴瘤中常见致死性并发症——“噬血综合症“的发病新机制,并探讨和验证了控制“噬血综合症”的治疗策略,研究成果于2018年1月1号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Nature Medicine》上。
该研究主要由中山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刘强教授团队,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黄慧强教授团队,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教授团队通力合作完成。
刘强教授
黄慧强教授团队
实验图表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以下简称“NK/T细胞淋巴瘤”)是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特殊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西方国家中发病率极低,而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发病率较高,在所有淋巴瘤亚型中比例可达6%,因此,中国的NKT淋巴瘤比例在全球各国最高。 近年来对于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取得了明显进步,经放化疗后早期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70%-80%。仍而晚期或非鼻咽的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为7%-31%,且部分患者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容易并发“噬血综合症”。
“噬血综合症”是以过度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家族性)和获得性(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原因)两种类型,而NK/T细胞淋巴瘤是最易并发获得性“噬血综合症“的恶性肿瘤类型。目前对于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噬血综合症”发生后病人的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2个月,几乎所有病人最终以死亡告终。因此,深入研究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探讨其控制策略是当下NK/T淋巴瘤的研究热点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临床意义。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联合质谱分析平台,在88例NK/T细胞淋巴瘤病人的肿瘤样品中发现17例样品的ECSIT(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Signaling Intermediate in Toll pathways)基因存在V140A(第140位缬氨酸(Val)突变为丙氨酸(Ala))的突变。
ECSIT基因的V140A突变导致肿瘤细胞的NF-κB 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研究发现,V140A突变型ECSIT激活NF-κB 信号通路主要通过促进钙结合蛋白S100A8和S100A9形成稳定的二聚体并增强NADPH氧化酶的活性而完成。
肿瘤细胞NF-κB 信号通路激活后分泌的炎症因子(主要为TNFα和IFNγ)会进一步促进肿瘤周围巨噬细胞的激活并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形成“细胞因子风暴”。随后,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ECSIT V140A点突变的小鼠模型和肿瘤移植模型验证了这一结果。
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发现,地塞米松和沙利多胺的联合用药能有效抑制ECSIT V140A突变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在两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综合症”的病人中,地塞米松和沙利多胺可产生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初步验证这一治疗方案在控制“噬血综合症”中的可行性;后续的临床深入研究正在准备中。
该研究成果是NK/T细胞淋巴瘤以及肿瘤相关”噬血综合症,HLH”领域的重要突破,有助于了解NK/T细胞淋巴瘤中易发”噬血综合症”的遗传机制,并初步验证了控制这一致死性并发症的治疗可能策略,为将来临床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山大学“5010”项目等的资助。
本研究亮点
1.国际上首次在NKT淋巴瘤作如此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是中国原创性研究工作
2.针对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NK/T淋巴瘤致死性合并症 噬血综合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先进的医学分子生物领域的手段进行研究,首次阐明ECSIT基因的V140A突变是导致致命性综合征的关键因素,即所谓手枪的“扳机”,一旦本基因突变,很可能就会启动嗜血程序,走上不归路!
3.具有潜在指导临床治疗改进的重大意义
4.国内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合作典范
5.所有的动物实验室研究和病人临床研究观察工作,都在国内,特别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高质量完成
6.未来的设想:NK/T淋巴瘤中,早期发现有V140A特别的高危病人的,早期干预,希望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晚期复发、特别是合并“噬血”NK/T淋巴瘤整体治疗效果;
关键词:NK/T淋巴瘤, 嗜血综合征( HLH )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