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肿瘤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对付肿瘤最好的策略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以,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等常规体检中都增加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便能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提高存活率,减少不良反应。
而通过体外诊断寻找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是肿瘤早期诊断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蛋白标志。
那么,令人眼花缭乱的肿瘤标志物究竟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适合哪些人做体检筛查?
如何选择筛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得了恶性肿瘤吗?
想了解这些问题,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肿瘤标志物究竟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细胞内或细胞膜表面存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合成分泌、排出到体液中的物质,可以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情况。[1]肿瘤生长越旺盛,相应标记物的量越多,反之,肿瘤生长被抑制,其产生量也减少。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和预后评价等临床价值。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几乎是迄今为止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的唯一途径,可先于X线、超声、CT、MRI或PET-CT等物理检查发现肿瘤。
二、肿瘤标志物适合哪类人做体检筛查?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都认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健康人群筛查作用有限,且检测成本高,检测结果对体检者心理影响大,属于过度检查,浪费医疗资源,不推荐健康人群体检使用。
专家建议肿瘤标记物体检筛查适合以下人群:
①亚健康人群或40岁以上健康人群
②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或从事高污染厂矿工作的人群
③身体出现“癌症信号”的人群
④癌症高发地区或者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三、 如何选择筛查项目?
下面介绍一下“十大常见的肿瘤标记物”。
1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① 癌胚抗原(CEA)
癌症筛查里,不能不提的就是癌胚抗原(CEA)。CEA是存在于胚胎胃肠黏膜上皮与一些恶性组织的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可谓是“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CEA升高主要提示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各种恶性肿瘤,建议结合其他特异性强的肿瘤标志物或影像学等进行筛查。在消化道外的肿瘤,如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中也存在,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2]。此外,CEA对于肿瘤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肿瘤术后复发也具有极高的敏感度,也能较好地反映放疗和化疗疗效。
②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用于检测原发性肝癌,特异性很高,持续的AFP浓度>200ng/ml出现则提示原发性肝癌,是一个非常优秀可靠的肿瘤标志物。[3]
AFP胚胎时期血清含量高,成人血清含量极低。如果血清含量轻度增高或一过性增高表明可能存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炎症性改变。甲胎蛋白偏高可能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AFP偏高,非肝脏癌症伴肝转移可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也会出现AFP升高,但以上除了肝癌外,其他疾病一般都不会超过300ng/ml。
③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型,是一种糖蛋白,是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提取的肿瘤相关抗原,正常人血清含量极低。SCCA是鳞癌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的辅助诊断、治疗观察和复发监测。特别在非角化癌的细胞中,含量更丰富。
④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具有极高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是前列腺较特异的标志物,主要用于前列腺癌诊断,阳性率高于63%,用于诊断前列腺癌、鉴别转移性腺癌的来源。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时,血清PSA升高一般不明显,而前列腺癌则明显升高。此外,肾癌、膀胱癌也可能有所反应。
⑤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主要用于监测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包括肺鳞癌、肺腺癌和大细胞肺癌。并且CYFRA21-1的血清浓度水平高低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也可作为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追踪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膀胱癌、乳腺癌、肠癌、卵巢癌等也会有反应。
2
酶类肿瘤标志物
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和各类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阳性率为91%。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有助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瘤的血清NSE浓度可明显升高[4]。
3
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检测糖类抗原主要是通过检测细胞膜上的糖脂来检测体内某些疾病,也有助于某些恶性肿瘤的诊断。
⑦糖类抗原125(CA125)
糖类抗原125(CA125)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阳性率为80%左右,因此CA125是判断卵巢癌疗效和复发的良好指标。治疗有效时CA125下降,复发则CA125升高先于症状。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5]
⑧糖类抗原15-3(CA15-3)
糖类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也较高[5]。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⑨糖类抗原19-9(CA19-9)
糖类抗原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也是诊断胰腺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需注意的是,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中,CA19-9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
⑩糖类抗原72-4(CA72-4)
糖类抗原72-4(CA72-4)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类黏蛋白分子,也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阳性率可达65-70%,有转移者更高。但它也是一个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实际上,肿瘤标志物远不止以上介绍的这些,其具体的临床应用也比较复杂。因此,防癌体检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定制,不建议盲目全面筛查,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做有针对性的筛查。
四、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代表得了恶性肿瘤吗?
可以明确地回答,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仅用于参考,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恶性肿瘤,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是否得了恶性肿瘤,需要根据身体的表现和结合体检的其它信息(相关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
除了恶性肿瘤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显著增高,良性疾病也会引起肿瘤标志物“一过性”升高。同时炎症、饮酒、睡眠不足、使用药物等情况都也有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见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不够强,不能单纯依据肿瘤标志物确诊肿瘤。
如果肿瘤标志物轻度超标,却千万不可置之不理。为了排除早期癌变的可能,还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去医院进行复检。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进行性升高具有明确诊断意义,良性疾病的标志物升高为“一过性”,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升高为持续性。因此,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需进行复查、随访。如持续增高,应及完善临床辅助检查以确诊。
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有限,阴性也不能100%排除,在肿瘤较小的早期阶段的阳性率低。并且,有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多种标志物,单一的肿瘤标志物难以准确反映肿瘤的来源。受当前技术水平所限,除了AFP筛查原发性肝癌、CA19-9诊断胰腺癌和PSA监测前列腺癌等少数情况外,难以单独依据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进行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多数患者还需要结合病理、影像、临床病情等因素,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查出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不必过分担心,更不必寝室难安。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肿瘤逐渐向慢性病发展,只需按临床医师的建议及时进行复查、随访,相信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排除,如若发现早期恶性肿瘤,尽早治疗,亦能有效延长生存期。
【参考文献】
1.柯星,沈立松.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溯源性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55(04):545-550.
2.Kim M, Kim H, Han Y, Sohn H, Kang JS, Kwon W, Jang JY. Prognostic Value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 19-9) in Gallbladder Cancer; 65 IU/mL of CA 19-9 Is the New Cut-Off Value for Prognosis. Cancers (Basel). 2021 Mar 4;13(5):1089. doi: 10.3390/cancers13051089. PMID: 33806265; PMCID: PMC7961941.
3.Desai CS, Barritt AS 4th. Dynamic α-Fetoprotein Response-Are We Ready to Change the Dynamic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iver Transplant Practice? JAMA Surg. 2021 May 5. doi: 10.1001/jamasurg.2021.095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950253.
4.Yang G, Xiao Z, Tang C, Deng Y, Huang H, He Z. Recent advances in bi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 biomarkers. Biosens Bioelectron. 2019 Sep 15;141:111416.
5.Zhang M, Yan L, Lippi G, Hu ZD. Pleural biomarkers in diagnostic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 narrative review.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1 Mar;10(3):1557-1570.
作者:杜治国 陈刘俊
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检验科
百度浏览 来源 : 检验医学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