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没有实名化与用户黏性的医生社区,你怎么为药企服务?
作者Dr.2,珍立拍股份公司董事长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医生社区的商业模式变现都有一个重要模式就是to B端,包括药械企业和医院等,尤其是药企,将是付费主力。
知名专家刘骏老师阐述了一个观点,目前医生社区跟药企合作的模式中,大部分都是药企当甲方,我们做乙方。那什么时候我们能成为甲方呢?那就是药企在面对医生的时候,变成了乙方,医生群体变成了甲方。
那我们能不能联合医生,跟医生在同一个战壕内,让我们也变成甲方呢?
这就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平台内聚集足够多的医生才能有跟药企有更多的议价能力。
给医生提供足够有效的服务,让医生黏在平台上。
我总结了医生平台的主力产品模式就是,让医生觉得有用,好玩,还能赚到钱。
而刘骏老师总结了医生的三点强需求,且互相有交叉:
1. 增加患者。所有医生都本能要增加患者,患者少的希望增加患者绝对数量,患者多的希望增加更多符合他医疗专长的患者,增加其收入和学术地位。
2. 职业发展。医生职业发展包括晋升职称,医术成长,学术地位,考试过关,名气上升等等。特别是医生希望在同行间的名气变大,在学术界的名气变大,在患者间的名气变大。
3 效率。无论在职业发展,还是在日常工作、继续教育或患者管理中,医生都希望提高效率,在忙碌的时间内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凡是可以在前两个领域能够真正做到帮助医生更好地提高效率的工具,同时不能使用成本过高,一定会获得医生的认同。
因此医生社区可以围绕医患角度,如何让医生增加患者,让患者找到更适合的医生,同时也对药企推进处方、加强患者管理、患者教育有非常好的连续性价值,以药企学术推广与合规付费为杠杆,撬动整个平台的良性发展。
同时,医生平台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知识库和工具,让医生在学习、查找资料、做临床研究、同行交流、病例讨论、提高医术等方面更加方便和真实获益。而且医生也希望可以有一个载体向多个渠道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这也是医生平台可以做的。还能提供求职招聘服务,满足医生与医院的双向选择与职业发展需求。
医生社区核心商业模式的关键是实名化与用户黏性
我们就要考虑如何能让医生实名化:
一,通过患者,因为医生管理患者的时候自然是实名化的。
二,通过继续教育,因为医生参加继续教育获取学分自然是要实名化的。
三,通过市场调研,患者招募,临床研究和会议等让医生获益,可以实名化。
四,通过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组合服务需求,如文献,指南,题库,手术,图书,学术视频,考试培训等推进实名化。
五,通过医院或者行业协会,以医生平台为载体,去提供有价值服务或管理,推进实名化。
六,求职招聘,服务医生与医院两端,为双方创造价值,自然实名化。
七,成为药企学术营销载体,通过其多种线上线下活动,推进医生使用和转化,可以实名化。
八,通过医生社交方式,寻找用学科好友,同学,校友或同城医生朋友,进行病例讨论答疑解惑,特别对普通低年资医生更有吸引力,部分推进实名化。
有更多的医生参与实名化后,可以反向做有价值的驱动;构建商业模式,形成良性的“飞轮”。
流量重要?不,让医生实名化才最重要。
我们有些同行平台看起来流量很大,但是在商业化中其实困难重重。比如很多同行主力产品是新闻资讯,可基本上没有人会为了看新闻资讯去注册,看资讯本身确实是聚集流量的方式,虽然看起来流量很大,但是实际根本不能精准定位,也无法衍生后面的商业模式,因为药企更需要精准和可测量。
很多平台还会给用户提供讲座直播与录播,甚至还以此作为唯一产品,这确实会让用户去注册,但是很难让用户去认证,因为只要将观看直播的门槛稍微限制一下,流量就会下降很快,所以即便看起来参与的人很多,但是不认证未来就没办法精准推送,没办法延伸调研,也没办法做其他的商业模式,全都是一笔糊涂账啊……
而且现在大家都知道,整个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下降非常快,降到只有原来的一半都不到,再加上很多流量是靠杀医、医生自杀、贿赂被抓等标题党吸引来的,在“全面控负”的大背景下,流量又会下降很多,很多传媒平台是靠天吃饭的,可能会遭遇瓶颈。
让用户觉得有价值,让用户愿意留下来,让用户黏在平台上,让用户主动参与实名化,这些才是医生社区和数字营销最为需要考虑的事情。
(欢迎转载,注明作者和出处即可,愿意与Dr.2交流的请加微信号:medicool3)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