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9
打造女性之美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着乳腺癌患者对术后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乳腺癌治疗目的已逐渐转变为满足肿瘤完整切除效果的同时兼顾美学要求。而乳腺腔镜可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助力患者精神与心理康复[1]。
《医师报肿瘤频道》邀请淄博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邱树升教授与大家分享腔镜技术在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情况。
Q1
临床乳房重建方式多样,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术优势突出
现阶段临床使用的乳房重建方式较多,根据使用材料主要分为假体乳房重建及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两大类,根据治疗时机可分为即刻重建与延迟重建。假体乳房重建是乳腺癌患者最常选择的乳房重建方式(图1)[2-3],相比于自体乳房重建,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用时短、创伤小、无供区手术瘢痕及并发症等[4]。传统乳房重建手术通常使用乳晕切口和乳房下皱襞切口, 术后会造成明显瘢痕, 给重建乳房带来美中不足的术后重建效果[2],且由于切口位于张力最大处,易造成切口开裂及假体外露。而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术将乳房切口转移至无张力的侧方甚至腋窝,其操作精细、创口小而隐蔽、出血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此问题。此外,腔镜技术更契合假体乳房重建手术的目的,可最大限度减小且隐蔽手术切口,保留乳房皮肤及组织,扩大假体乳房重建优势,带来更优乳房重建美学效果。
图1:国家“两癌”早筛政策
Q2
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术难点颇多,把握适应证及手术技能至关重要
腔镜辅助乳房重建与常规手术不同,其手术顺序如下:首先,进行乳腺癌穿刺活检,根据病检结果证实可行腔镜切除;其次,在腋窝切口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通过腋窝腔镜切口切除皮下腺体;最后,植入所需假体或分离自体组织进行乳房重建。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手术难度较大,要求医者需同时具备腔镜手术、乳腺手术和整形手术的技术;此外,手术时医者仅可使用器械操作而无法用手直接触摸术区组织,且立体视野变为平面视野,医者需适应前后径及深维度判断标准的转化[5]。因此,腔镜辅助乳房重建难点颇多,医者不仅需掌握腔镜手术的理论及操作基础,还需不断深造学习以提升手术技能,为患者带来更优术后效果。腔镜辅助乳房重建具有其适应症,适用腔镜辅助乳房重建的患者包括[6]:①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乳腺癌;②DCIS肿瘤大小无明确限制;浸润性癌肿块直径<3cm,或经新辅助化疗后肿块直径<3cm,距腺体表面最近处>0.2cm,与胸壁无固定,无明显酒窝征,无新近出现的乳头内陷或偏斜;③患者有较高的美容需求,且心理上能接受假体重建;④乳房体积<500mL,无明显下垂;⑤乳腺癌无远处转移。
Q3
腔镜辅助乳房重建带来更优美学效果,助力缓解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
乳腺癌是一种身心疾病,其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程度越高,12个月内的身体质量越差[7-8]。部分乳腺癌患者因病情、手术效果等原因出现害怕自己或他人正视自己身体的严重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后续疾病治疗、术后恢复、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等。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术的应用极大程度缓解了此类抑郁焦虑情绪,其创口小而隐蔽,可最大限度保留皮肤及乳头,从而提高患者自信心,使其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及积极向上的精神。临床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诊治及随访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表1)[9],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轻其躯体症状如疼痛及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增强其自身免疫功能,从而抑制乳腺癌发展,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10]。
表1 积极心理干预前后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Q4
国内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率较低,普及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术其路漫漫
造成国内外乳房重建率差异的原因如下:
(1)乳腺腔镜仅适用于早期乳腺癌,对局晚期及复发乳腺癌有所限制,中国多数乳腺癌患者病期较晚,肿块较大,不宜行腔镜乳腺癌切除及乳房重建术;
(2)乳房重建专业人才匮乏,临床多数乳腺癌患者不会主动提及乳房重建,若医者不具备乳房重建技术,则难以指导患者进行乳房重建;
(3)目前我国乳腺腔镜手术普及度较低,多数大型医院尚未开展,为乳房重建带来局限性。
近年来,乳腺腔镜手术的成效有目共睹,逐渐得到认可,成为乳腺外科重要临床技术进步之一。然而其普及度仍然较低,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4]:首先,乳腺腔镜手术需医生从不同手术视角及体位进行解剖,技术难度高,需专项学习进修且学习曲线较长,盲目开展则会带来相应手术并发症;其次,乳腺腔镜手术的准备和操作过程相对较长,应用存在局限性,而我国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大型医院专科手术压力普遍较大;此外,乳腺腔镜手术经济效益比不合理,临床推广应用力度不足。总而言之,实现腔镜辅助乳房重建的广泛开展与普及仍任重道远,多重问题亟待解决。
乳腺腔镜技术通过微小而隐蔽的切口实现精细、准确的手术操作,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优美学效果。
现阶段,腔镜技术辅助乳房重建的疗效已得到认可但未能全面普及。然而近年来,腔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全国范围的乳腺腔镜技术推广也正大力开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腔镜辅助乳房重建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专家简介
邱树升
教授
乳腺甲状腺外科二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淄博市医学会乳腺甲状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分会甲状腺学组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
1.王海强,刘学敏.腔镜乳腺癌外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1,13(03):225-228.
2.陈涛,贾琳娇,翟保平,等.腔镜辅助乳房重建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9,13(02):124-126.
3.吴桥.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23):137-140.
4. Cordeiro P G. Breast reconstruction after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 359(15): 1590-1601.
5.姜军,梁燕,艾翔,等.我国乳腺腔镜手术现状与困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0):1130-1134.
6.乳腺疾病腔镜手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21版).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1,21(12):1057-1067.
7.Purkayastha D, Venkateswaran C, Nayar K, et 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ir Quality of Life: A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Indian J Palliat Care. 2017 Jul-Sep;23(3):268-273.
8.Schuit A S, Holtmaat K, Hooghiemstra N, et al. Efficacy and cost-utility of the eHealth application ‘Oncokompas’,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incurable cancer in finding optimal palliative care, tailored to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personal preferences: a 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palliative care, 2019, 18(1): 1-11.
9.黄美彩,郭毓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6):180-182.
10.高梦雅,蔡立柏,李贝等.乳腺癌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05):324-329.
供稿:乳腺甲状腺外科二病区 高奎乐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百度浏览 来源 : 淄博市中心医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