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LED灯存在蓝光危害吗?到底要不要戴蓝光眼镜?

医学科普

2022-11-01      

1055 0

防蓝光眼镜,你需要戴吗?

经常有人会问看电脑、pad及手机时是否需要戴一副防蓝光眼镜来保护眼睛?做了近视眼激光矫正手术后需要戴防蓝光眼镜来保护眼睛吗?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蓝光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什么是蓝光?

蓝光是波长介于400~500nm的短波长光,是自然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看到蔚蓝的天空和湛蓝的大海时,心旷神怡。为什么看到天空和大海是蓝色的?那是因为太阳光的短波段蓝光被天空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水汽散射,进入眼球而感觉到天为蓝色。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光波波段大部分被海水吸收,而可见光短波段的蓝光不被吸收,反射进入眼球而感觉到海是蓝色的。

84251667268068532

(蓝光在可见光谱中的波段分布)

有关蓝光危害指的是蓝光可以直接到达眼底,照射后引起的光化学作用能够损害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RPE),会产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但是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只有短波段的蓝光(450nm以下)才是对眼睛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而且其造成的损伤与蓝光照射时间和剂量明显相关

日常生活中的“蓝光”

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LED照明灯具是否存在蓝光危害?LED灯是通过蓝光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来发出白光,在高色温的情况下,光源光谱中的蓝光波段存在一个很强的波峰,由于450nm以下波段的蓝光存在,对室内普通照明,必须要将 LED 的最大亮度或者照度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如在100kcd·m–2或者1000lx 以内,那么这些产品就不存在蓝光危害。

77351667268068588

(典型的LED光谱图,波峰在450-455nm)

下面是IEC62471蓝光安全标准(按照眼睛允许注视时间分级),此标准适用于激光以外的一切光源,已被各国广泛接受:

(1)零类危害:t>10000s,即没有蓝光危害;

(2)一类危害:100s≤t<10000s,允许眼睛长达10000秒时间直视光源而不会产生危害;

(3)二类危害:0.25s≤t<100s,要求眼睛注视光源的时间不能超过100秒;

(4)三类危害:t < 0.25s,眼睛注视光源0.25秒即可产生危害。

目前日常生活中被用作 LED 照明的灯基本为零类和一类危害,如果是二类危害则有强制性标签 (“眼睛不能盯着看”)。LED 灯的蓝光危害和其他光源是相近的,如果在安全阈值之内,这些光源和灯具按照正常途径使用,对人眼无害。国内外政府机构和照明行业协会对各类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测试。上海市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曾经检测了27个不同来源的LED样品,14个属于无危害类,13个属于一类危害。所以是相当安全的。

蓝光对身体有益?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重视蓝光对身体的有益作用。科学家们发现光敏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能够表达视黑素,它主要负责人体的非视觉生物效应,调控生理节律。视黑素受体的敏感波段在459-485 nm,即蓝光波长段。蓝光通过影响视黑素的分泌,从而调节心率、警觉、睡眠、体温、基因表达等生理节律。如果生理节律紊乱,对人体健康是极为不利。有报道蓝光还可以治疗抑郁、焦虑症以及痴呆等疾病。其次,蓝光还和夜视力密切相关,夜视力由视杆细胞感光产生, 而蓝光主要作用于视杆细胞,过度屏蔽蓝光会导致夜视力下降。动物实验研究还发现,蓝光等短波长光还有抑制实验动物近视的作用。

总之,我们不必夸大蓝光对眼睛的损害作用,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其蓝光危害值基本都处于无危险级别

只有暴露在高强度和长时间的蓝光环境下,选择防蓝光眼镜是有一定价值的,此时使用者还应避免直视高亮度的点光源。当选择防蓝光眼镜时,应该选择屏蔽450nm波长以下有害的短波段蓝光,保留450nm以上长波段有益蓝光。

本文摘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

作者:戴锦晖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复旦中山医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注意了!中风前兆千万别忽视!血..
  • 咳咳不休,竟是“心脏”惹的祸..
  • 防控中国心血管病,心血管代谢因..
  • 服用地平类降压药,需要注意的事..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