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华西医院成功完成一例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注册临床试验

临床研究

2022-11-21      

1055 0

11月1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应强教授团队,在心脏彩超室、麻醉科、手术室等密切配合下,全程仅经超声引导成功完成了由以心医疗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MitraFix®注册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植入。该例手术为华西医院首台,全超声引导下独立完成,充分证明了MitraFix®产品的易用性、安全和可靠性。标志着由胡盛寿院士牵头的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产品注册临床进度以及未来广泛应用前景上更进了一步!

患者女性,入院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全心增大、双房为主。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VC 7mm)、三尖瓣少量反流(Vmax=2.2m/s, PG=20mmHg),房颤。STS评分10分。

经过华西医院心外科MDT团队综合讨论评估该患者病情后,患者为重度FMR患者,为传统外科手术极高危患者,决定进行MitraFix®经心尖二尖瓣植入。术前心脏CTA瓣环面积折算最大直径39.3 mm 模拟植入34号二尖瓣瓣膜, 收缩末心室Neo LVOT面积>250mm²。

47311668909979407

术前二尖瓣反流

10921668909980372

术前瓣环形态评估

38261668909980523

术前心尖入路评估

89121668909980673

术前食道超声模拟

手术采用左侧第六肋间微创5cm切口心尖入路,在超声引导下,清晰识别MitraFix®输送系统准确跨瓣,并将人工瓣膜准确释放于二尖瓣瓣环,瓣膜释放后支架贴合牢固,术后无反流,二尖瓣前向血流通畅、跨瓣压差3mmHg,左心室流出道通畅,流出道血流速度为0.9m/s. 后顺利撤出输送系统,关闭心尖切口,手术顺利结束。病人第二天已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

35101668909981105

术后瓣叶工作情况

82731668909981331

术后无反流

12681668909981639

术后跨瓣压差

二尖瓣病变是发病率最高、介入治疗难度最大的瓣膜疾病。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二尖瓣病变潜在患者人数逾千万,治疗缺口极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郭应强教授表示,对于年龄大、体质弱、病变重、合并严重疾病、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此类患者功能性(FMR)二尖瓣反流的患者因为瓣环明显扩张、瓣叶被腱索拖拽拴系明显,不适合通过介入TEER技术进行修复、即使勉强病情也容易复发,再次治疗只能通过外科置换增加手术风险。TA-TMVR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高龄、有外科手术史、心功能差、多脏器功能不全及主观上不愿做外科手术的高危患者。

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植入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极易上手;是仅需经超声引导即可完成的绿色无辐射手术,此技术能够快速下沉至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同时兼容暂无复合手术室配置的医院,以心医疗自主创新研发的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给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在第一阶段的法规临床试验中取得的非常优秀的结果:瓣膜表现评价:与基线相比,术后受试者二尖瓣反流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评价较术前提高;六分钟步行距离较术前提高。

退行性(DMR)及功能性(FMR)二尖瓣关闭不全构成的复杂二尖瓣反流疾病谱,也大大增加了该类瓣膜病变的治疗难度。介入二尖瓣诊疗器械的研发已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诊疗领域的热点及难点。不同于介入二尖瓣修复,以心医疗的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不受瓣膜病变解剖的限制,兼容FMR和DMR,而且有着更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也是国际介入二尖瓣领域的研发热点。

作为我国第一款拥有全球范围自主知识产权,且同时拥有经心尖途径及经股静脉途径的介入二尖瓣置换产品,MitraFix®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NMPA注册临床研究的顺利开展,也说明以心医疗已同步国外结构性心脏病最高赛道,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专家简介

27081668909981906

郭应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心脏瓣膜病学会中国分会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会员;国际微创心胸外科协会(ISMICS)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委。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我爱瓣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Nature发文:全球知名数据库中超..
  • 快报|PET形态学有助于区分孤立..
  • 张文宏:新冠病毒对人类的损害逐..
  •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得流感?..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