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2022年12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周达新教授带领的多学科心脏团队成功运用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DragonFly™)为一位74岁二尖瓣大量反流患者完成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用DragonFly™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确证性临床研究首例入组。
TEER手术是一种新兴的二尖瓣疾病治疗技术,国内外正如火如荼开展中。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团队在二尖瓣介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也意味着该团队在介入治疗瓣膜疾病取得重要进展,以及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雄厚的技术实力。
团队合影
病史介绍
患者:74岁男性患者
现病史:1.二尖瓣关闭不全; 2.心功能II级;3.心房颤动;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6. 2型糖尿病;7.高尿酸血症。
患者10余年前出现活动性气喘,伴心悸,偶感剑突下胸闷,无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肢体浮肿、腹胀等不适,曾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未规则诊治,活动性气促反复发作。一年余前活动性气促加重,稍活动即气促,伴心悸、胸闷、双下肢浮肿,无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发热、咳嗽、咳痰等。
既往史:1.高血压10余年,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托拉塞米、氨氯地平、沙库巴曲缬沙坦,血压未监测;2.糖尿病2年余,未降糖治疗;3.高尿酸血症1个月,目前服用非布司他。
术前检查
心脏彩超:
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中重度反流3+,二尖瓣反流束宽度1.7cm,缩流颈宽度(VC)=0.6cm,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0.37 cm²,二尖瓣瓣口面积5.14cm²,左室射血分数(LVEF)55%。
术前超声图:
术前讨论
术前,在心内科主任周达新教授的主持下,心内科潘文志主任、陈莎莎教授、超声心动图室潘翠珍主任组织病例讨论,对手术适应证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经充分评估,决定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手术策略:患者为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Ⅲb型,基线期二尖瓣反流程度3+;二尖瓣后叶栓系严重(P2区前后对合点至瓣环平面垂直高度 0.8cm)。反流束宽度为17mm。反流位置以2区为主,累及1区和3区。为保证反流程度有效降低,需要在2区植入一枚短宽瓣膜夹。
术中操作 全麻后,在经食道超声和DSA的引导下,经皮经股静脉建立路径,穿刺房间隔,瓣膜夹通过输送系统送入左心房,顺利到达病变二尖瓣区域。在经食道超声和DSA的辅助下,术者通过反复评估二尖瓣反流位置、抓捕位置和反流程度,巧妙夹合,在2区植入1枚DragonFly™瓣膜夹。患者术后反流程度从3+转至1+,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超声图:
二尖瓣反流是全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总体人群发病率为1.7%,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如果不积极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不齐、心衰、中风、甚至猝死的风险。二尖瓣重度反流的介入治疗一直是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难点和热点,TEER已成为目前治疗二尖瓣重度反流的有效手段。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由于左心扩张导致二尖瓣前后叶闭合不全,它常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合并存在,并与心脏重构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心力衰竭的发展。
2020年7月,中国第一款经股静脉-房间隔入路的二尖瓣瓣膜夹系统DragonFly™由德晋医疗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研发而成。经股静脉-房间隔入路缘对缘修复技术是目前临床证据最成熟的二尖瓣介入技术,手术创伤小,术中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最快,是对患者术后生活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
百度浏览 来源 : 我爱瓣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