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目前最好的新冠发展史综述!只看事实:奥密克戎文献汇总

超热文章

2022-12-20   来源 : vip说

1411 0


前言:

       对于奥密克戎相关知识的舆论导向近日来发生了翻转,我们不禁发出追问: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本文为自然医学、柳叶刀、JAMA等医学期刊上相关研究文献的汇总,对其实验方法、样本数量、结论进行了简单总结,作者均未预设立场对研究结论进行筛选,仅进行了汇总工作,力求展现奥密克戎的全貌,希望对解决大家的困惑有所帮助。本文末注明每项研究结论的文献来源,若结论的翻译有所偏差,恳请大家批评指正。由于选取的文章数量有限,如需补充与本文所提研究结论相反的文献,或是对所提研究结论的质证,欢迎大家评论或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我们将进行修改和补充。

       声明本文非科普文章,仅为文献总结,并在此感谢所有科研人员的付出,愿天佑中国。】


目录:

一、概括及症状

1. 新冠变异史?

2. 奥密克戎的症状和毒性是怎样的?

3.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如何?

4. 奥密克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二、后遗症、再次感染

5. 新冠是否有后遗症?

6. 新冠后遗症的研究数据大多是早期毒株病 例,那奥密克戎是否有后遗症的风险?

7. 儿童是否更易受到后遗症的影响?

8. 奥密克戎是否会再感染?再感染风险高吗?

9. 再感染会有什么后果?

三、防疫相关

10. 核酸检测阳性意味着什么?

11. 疫苗的效用有多大?

12. 不同疫苗的有效率?

13. 奥密克戎在中国传播的预测模型

14. 防护方法?

15. 治疗药物?

1.新冠变异史

作为一种RNA病毒,新冠病毒只有一条单链RNA用来承载遗传信息,这使得它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异。新冠变异的部位是刺突蛋白,新冠病毒在进入人体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会识别并与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蛋白结合,接着TMPRSS2蛋白酶分解刺突蛋白,使病毒与细胞融合,完成入侵、感染、传播的全过程:

2019年12月,武汉发现野生型新冠病毒;

2020年3月,关键变异点D614G(即病毒614位置上的D被G取代)大规模出现并传播,至同年7月占领全球,G的变异加强了病毒和人体ACE2受体结合的能力也因此更容易对人体造成破坏,自此迅猛掀起一股著名的新冠后遗症狂潮——嗅觉丧失。

2020年9月,英国发现变体阿尔法(即一代毒王),同时提高了传播能力、致死率(2.5‰→4.1‰)和重病率;2021年1月底,阿尔法在传播中又获得了逃脱免疫系统的关键突变E484K。阿尔法以英国为中心,向全球进发,出现于北美、日韩、东南亚等地。

2020年12月,南非发现变体贝塔(潜行者毒王),即在阿尔法基础上又叠加了一个同样具有免疫逃脱能力的K417N,尽管贝塔理论毒性稍低于阿尔法,但其在疫苗有效性上实现了大幅下降(85%→16.9%,打第二针辉瑞疫苗才能再提高到75%)。贝塔集中于南非、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

2021年1月,巴西发现变体伽马(全能毒王),其仅将贝塔的417N换成了417T,但传播力强化了70%到140%,致死能力强化了20%到90%。伽马主要集中于北美洲。

2021年3月,英国发现变体德尔塔(超级毒王),在传播力上,相较于野生型病毒德尔塔强化了97%,迅速增加了全球占比;住院率、ICU入住率、死亡率都是前期毒株的翻倍;然而,其逃逸能力比不上贝塔,且打第二针辉瑞后疫苗有效性可提升到88%,疫苗依然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德尔塔席卷全球,遍地开花。

2021年11月,博茨瓦纳发现变体奥密克戎,之后奥密克戎火速传播取代德尔塔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导毒株,其占领人类支气管的速度比德尔塔快70倍,免疫逃逸能力超越贝塔,且打过两针辉瑞14到90天后疫苗有效性仅剩下30%,3个月到6个月之间有效性只有15%,6个月后降为0,再打第三针有效性会提高到49%。


2.奥密克戎的症状和毒性是怎样的?

——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和致死性远弱于前期所有毒株,大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和轻症。

如前所述,新冠病毒一直在进化是由于刺突蛋白的改变,奥密克戎变体的一个重要变异在于其刺突蛋白只要与ACE2结合就能进入细胞进行自我复制,并且不爱与TMPRSS2结合。TMPRSS2主要存在于肺部和消化道,较少存在于呼吸道。COVID-19之所以被称为“新冠肺炎”,正是因为早期病毒只能与TMPRSS2结合,从而更多攻击肺部导致肺纤维化,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毒株,新冠患者的主要死因是严重肺损伤导致的呼吸衰竭。[1]

【致病性显著降低,症状主要为咳嗽、咽痛、发热、鼻塞、流涕、头痛等,极少有肺炎症状】

当奥密克戎的主要攻击区域由于刺突蛋白结合性能改变而转移到上呼吸道时,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尤其是致重症和死亡的能力也随之显著降低,感染者症状更多表现为咳嗽、咽痛、发热、鼻塞、流涕、头痛等,极少有肺炎症状。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原始毒株对60岁患者致死率接近1%,是季节性流感的17.7倍,而到2022年3月,前述致死率已降低至1‰之下,只有流感的九成,对普通人而言远达不到致命致残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奥密克戎被理解为“大号流感”成为主流趋势。[2] 


【后遗症比例显著下降,毒性减弱】

顶级临床医学刊物《JAMA》于10月9日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称,仅5.8%的奥密克戎感染患者在6个月后仍然持续出现嗅觉功能障碍的症状,远远低于德尔塔42.1%和原始毒株52.6%的比例。可以发现,奥密克戎确实有毒性减弱之趋势。[3]


3.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如何?

①【奥密克戎有很强的传染性BA.1传染性为原始病毒株的13倍、delta的2.8倍;奥密克戎BA.2更强

SARS-CoV-2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RBD和ACE2的亲和力。Omicron变异株刺突蛋白突变后与ACE2的结合自由能增高,BA.1的累计变化为2.60 kcal/mol,表明病毒传染性为原始病毒株的13倍、delta的2.8倍[4];BA.2更甚于BA.1,传染性为BA.1的1.5倍[5]。


②【奥密克戎的家庭传播风险增加】

2022年9月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使用挪威接触者追踪数据比较了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 月家庭中 Omicron 和 Delta 变体的 10 天家庭二次发作率 (SAR),即原发病例的接触者在其原发病例检测日期后10天内检测呈阳性的概率。奥密克戎总体SAR估计为51%,而德尔塔总体SAR为36%。家庭接触者对奥密克戎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并且与接触者的疫苗接种状况无关[6]。


③【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强;变异株BA.4和BA.5复制能力和致病性可能更强

当奥密克戎攻击区域转移到上呼吸道时,病毒也变得更容易在人体之间转移,因此其传染性势必加强,2022年许多国家的新冠感染率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飙升,这对尚未接种疫苗、有基础病的老人群体是一次致命冲击。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A.2 亚谱系已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占主导地位;BA.4 和 BA.5 的患病率在一些地区正在迅速增加。BA.2在动物模型中的致病性低于之前的毒株,但由于与BA.2相比,BA.4和BA.5在刺突蛋白中具有新的氨基酸变化,而刺突蛋白在病毒进入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引起了人们对BA.4和BA.5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更强的担忧。[7]


4.奥密克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SARS-CoV-2在人类中的传播途径包括吸入含有病毒的液滴、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以及接触被SARS-CoV-2污染的表面】[8]


【SARS-CoV-2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2020年四月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通过测量 2020 年 2 月和 3 月COVID-19 爆发期间武汉两家医院不同区域的气溶胶中的病毒 RNA 来研究 SARS-CoV-2 的空气动力学性质。研究发现,在隔离病房和通风病房检测到的气溶胶中SARS-CoV-2 RNA的浓度非常低,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区域则更高。“虽然我们尚未确定在这些医院区域检测到的病毒的传染性,但我们认为SARS-CoV-2有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结果表明,室内通风、开放空间、防护服消毒以及厕所区域的正确使用和消毒可以有效限制气溶胶中SARS-CoV-2 RNA的浓度。[9]

左右滑动查看图示


③【通过彼此相距两米左右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与流感一样,COVID-19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呼吸道飞沫是某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的小液体。这些飞沫中所含的病毒可以通过眼睛、鼻子或嘴巴传播给其他人——无论是当它们直接落在某人的脸上时,还是当它们被用受污染的手触摸他们的脸而传播到那里时。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由于呼吸道飞沫太重而无法悬浮在空气中,因此通常只有在人与人密切接触时才会发生直接的人际传播 - 彼此相距约六英尺(1.8288米)。它也可能发生在医疗环境中,如果有人必须处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如唾液或粘液。[10]


④【气溶胶和污染物传播】

2020年4月16日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篇文章分析了SARS-Cov-2的气溶胶和表面稳定性,结果表明,SARS-CoV-2的气溶胶和污染物传播是合理的,因为该病毒可以在气溶胶中保持活力和传染性数小时,在表面上保持长达数天(取决于接种物脱落)。[11]


5. 新冠是否有后遗症?

【长新冠/后遗症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定义,长期新冠综合症(又称“长新冠”“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是指一部分人在感染新冠病毒三个月后拥有持续至少2个月的症状,并且这些症状不能由其他诊断解释。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呼吸急促、认知功能障碍,但也包括其他疾病,通常有对日常功能的影响。症状可能是初始感染后新发的、从急性新冠发作中恢复或从初始疾病中持续存在。症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或复发。[12]


【感染新冠后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将增加】

2022年9月22日发表于《Natur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急性期后,一系列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风险将增加,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认知和记忆障碍、周围神经障碍、发作性疾病(例如偏头痛和癫病)锥体外系和运动障碍、精神障碍、肌肉骨路障碍、感觉障碍、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脑炎或脑病。[13]


【后遗症有关实证研究】

2022年10月12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苏格兰全国性研究通过对确诊病例进行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长期追踪,并考虑到一些症状在未感染人群中很常见,因此设置了未感染的对照组进行匹配分析,结果如下:在检测呈阳性的33281名参与者中, 95%在感染时有症状;4%有1种症状,6%有2种,8%有三种症状,82%有三种以上症状。总体而言,83%的人报告急性感染时疲劳,64%头痛,63%味觉改变,63%肌痛,60%气味变化,54%咳嗽,52%发烧,45%呼吸困难,41%食欲不振,38%关节疼痛,31%喉咙痛,23%腹泻,21%胸痛,20%流鼻涕,15%腹痛,13%意识模糊,13%声音嘶哑,9%脱发, 8% 耳痛,2% 意识下降,0.3% 癫痫发作。在报告症状持续时间的患者中,23%报告<1周,44%报告1-4周,33%>4周。在6个月后的随访中,这些有症状的感染者中有8%尚未康复,47%仅部分康复;在12个月后的随访中,有6%未康复,42%仅部分康复;没有康复与住院感染、年龄、女性、剥夺、呼吸系统疾病、抑郁以及多病症有关;成年人出现多种症状、生活质量较差和日常活动受到广泛损害的风险更大;妇女、老年人和更贫困的人以及那些预先存在健康问题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人不太可能完全康复;严重感染后更可能发生后遗症;无症状感染后未观察到后遗症(关于这一点仍有疑问);感染前疫苗接种可能具有保护作用。[14]


6. 新冠后遗症的研究数据大多是早期毒株病例,那奥密克戎是否有后遗症的风险?

①【 奥密克戎出现后遗症的整体风险小于德尔塔】

2022年6月18日发表于柳叶刀的一篇研究发现,在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期间的病例中,4-5%经历了长新冠;在德尔塔感染浪潮期间的病例中,10-8%经历了长新冠;在所有疫苗接种时间,奥密克戎病例出现长新冠的可能性较小。可见,奥密克戎出现后遗症的整体风险要小于德尔塔。(如图所示)[15]


②【但奥密克戎对神经系统的毒性更强,也即人们常说的“脑雾”症状可能会增加】

尽管奥密克戎相较于德尔塔毒株在神经系统方面的后遗症更少,但其神经毒性可能更强。新冠病毒与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包括脑病、脑炎、痴呆等。这些神经系统表现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是由凝血功能异常、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或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CNS)等因素所致。新冠可以在人脑类器官中感染和复制。在2022年11月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用新冠的不同毒株对前脑和中脑类器官进行处理30天,发现BA.2在前脑类器官中的复制效率远高于原始毒株、贝尔塔和BA.1,且其诱导神经细胞的凋亡能力更强,这表明BA.2对神经系统可能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应对BA.2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行密切监测。[16]


③【奥密克戎后遗症嗅觉、味觉障碍风险降低、记忆障碍风险增加;接种三针疫苗比接种两针对预防后遗症更有用】

2022年10月28日发布于美国预印本(预印本、未经同行评审)的一项全国性丹麦问卷研究也发现,在感染奥密克戎四个月后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后症状和新发的健康问题,尽管与德尔塔病例相比,急性嗅觉障碍和味觉障碍的风险降低,但是在记忆障碍上提高了7.2%的风险。与接种两剂疫苗的病例相比,在感染奥密克戎前接种三剂疫苗的病例出现急性后症状减少50%,新发一般健康问题的风险降低4/5。[17]


7. 儿童是否更易受到后遗症的影响?

【儿童后遗症比例更低于成人】

2022年11月发表于《J CLIN MED》的一项罗马研究,对679名感染新冠的非住院和住院儿童持续症状的患病率、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随访,其中有120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变异病毒或野生病毒的儿童持续症状发生率和回复率总体相似),发现疲劳(19%)、头痛(12%)、失眠(7.5%)、肌肉疼痛(6.9%)和注意力混乱(6.8%)是最常见的症状,恢复比例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提高,随访1-5个月时仍有症状的儿童比例为,随访6-9个月时仍有症状的比例为1.3%,在12个月时仅有0.7%的儿童遗留后遗症,远低于成年人遗留后遗症的比例(4%)。[18]


8. 奥密克戎是否会再感染?再感染风险高吗?

根据CDC对再感染病例的定义:两个qPCR阳性的样本相隔至少90天,且两次发作之间qPCR为阴性。

①【奥密克戎有很大能力逃逸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

2021年12月发表的对南非常规检测数据的分析表明,与Beta和Delta相比,大量的群体性证据表明SARS-CoV-2的Omicron变异株有很大能力逃逸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力。[19]


②【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再感染率在增加】

英国传染病协会通过对2022年2月27日至2022年3月6日期间被筛查和诊断为感染SARS-CoV-2的80863个数据样本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整个时期的再感染率。研究结果确认了在整个第四次疫情期间(直到2021年11月)的1.5%的再感染率(179/12,135例),并观察到在正在进行的第五次疫情期间的再感染率显著增加,达到6.8%(1397/20,542例)。

再次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比例增加,进一步证明了SARS-CoV-2的遗传变异性导致了抗原的变化,从而降低了先前感染的保护作用。现有数据表明,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和疫苗诱导的免疫力不能防止SARS-CoV-2的流行。[20]


③【感染一次后对预防再次感染奥密克戎的保护作用较低(约为60%),但对防止再感染引起住院或死亡强有力】

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文献显示,在卡塔尔的一项国家数据库研究中发现,感染一次后对预防再次感染alpha, beta, and delta变异株的有效性很强(约为90%),这种保护作用对再次感染Omicron变异体的保护作用较低(约为60%),但仍然相当可观。此外,无论哪种变异株,以前的感染对再感染引起的住院或死亡的保护似乎都是强有力的。[21]


9. 再感染会有什么后果?

【再感染会导致全因死亡、住院和后遗症的大量额外风险】

2022.11.10于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献,使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国家医疗数据库针对5,819,264人的研究建立了一次感染SARS-CoV-2、多次感染(两次以上)、和未感染过的对照组,第一次和第二次感染之间间隔时间的分布中位数为 191天(四分位数范围(IQR)=127-330),第二次和第三次感染之间间隔时间中值为158天(IQR=115-228)。研究结果显示:再度感染会进一步增加死亡、住院和在急性期和急性期后的多个器官系统的后遗症。重复感染的累积风险和负担随着感染次数增加而增加。

与没有再感染相比,再感染带来的额外风险是死亡、住院和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凝血和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精神障碍、肌肉骨骼疾病在内的后遗症。这些风险在急性期(疾病发展过程中比较严重的时期,新冠在感染一周左右进入急性期)最为明显,但在急性期后的6个月内仍然存在。且这些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完全接种疫苗的人中也很明显,因此与疫苗接种状况无关。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和疫苗诱导的免疫力的组合也不能消除再次感染后的不良健康影响的风险。[22]


另注: *微博博主@子陵在听歌 对这项研究的质证如下:

这项Saint Louis VA医院的研究回顾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40947名退伍军人患者发生重复感染的病例,发现相比没有发生重复感染的对照组,发生重复感染的退伍军人发生死亡、住院和后遗症的风险增加。所以请谨记,这项研究没有比较这些同样的患者初发感染(第一次感染)和重复感染孰轻孰重,而是比较了重复感染病人和其他不相关对照。因此,认为重复感染“更严重”是对这篇文章的误读。

另外,这项研究中回顾的患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年白人男性,主要是有复杂基础病的住院病人,他们被发现重复感染是因为频繁的PCR检测(经常住院);但对照组,即没有重复感染的患者只是没有进行常规的PCR检测,但并不是真正没有重复感染的患者。

所以这个研究是一个具有非常明显抽样偏倚的研究。作者在文章中明确表达了这项研究的局限性,由于疫情的变化和本项研究所涉及的特殊队列,因此不能推而广之,不能认为这是一般现象。很显然,有严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不管是初发感染还是重复感染,肯定都很严重,而这项研究恰没有比较这些同样患者两次感染病情的情况。但是这个研究的重要意义是告诉我们应该为保护脆弱人群提供更多的支持,给他们打疫苗,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和病毒监测。同时,尽量避免任何感染的可能。


10.核酸检测阳性意味着什么?

【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阳性仅是相对值】

核酸检测检测的是人体内病毒的CT值(Cycle Threshold),该数值反映了人体内病毒含量的多少。CT值越高,说明检测到病毒所需的放大倍数越高,循环次数越多,这说明病毒含量少。而CT值越低,则代表着病毒浓度越高。然而,CT值在多少以下才算阳性,各国各地区均无定论。在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发行的核酸检测操作手册中,CT值在32以下为阳性。[23]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CT值在37以下方为阳性。[24]亦有团队认为,CT值的阳性阈值应为38。[25]综上所述,核酸检测呈阳性是相对的参考标准。


11.疫苗的效用有多大?

①【新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具有疫苗免疫逃逸能力】

根据2022年12月6日发表于《自然·医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出现的奥密克戎毒株,包括BA.2-衍生BA.2.75.2和BA.5-衍生的BQ.1.1和XBB.1,已经积累了可能影响疫苗有效性的刺突蛋白突破:①BA.5-二价加强疫苗在接种后14至32天即对BA.4/5产生很强的中和能力;②然而,BA.5-二价加强疫苗对新出现的BA.2.75.2、BQ.1.1或XBB.1没有产生强烈的中和作用;③先前的感染经历显著增强BA.5-二价加强疫苗的预防效果。申言之,未来的疫苗加强针应与新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匹配。[26]


②【疫苗提供了高度保护,对BA.5的保护作用类似于或略弱于对BA.2的保护作用】

来自丹麦的实验表明,在三次接种疫苗的个体中,其接种的疫苗提供了对BA.5与BA.2的高度保护。其研究结果亦表明,疫苗对BA.5的保护作用类似于或略弱于对BA.2的保护作用。[27]


③【接种四剂mRNA疫苗能更好保护】

来自新加坡的实验团队通过对老年人样本进行分析,亦得出结论——与三剂mRNA疫苗和四剂灭活全病毒疫苗或多种疫苗组合相比,四剂mRNA接种与症状性SARS-CoV-2感染、住院和严重新冠肺炎的发生率较低相关。故而,其实验团队支持在灭活全病毒疫苗的基础上使用四剂mRNA疫苗,以更好地保护个人免受新冠肺炎的侵害,并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28]


④【5-11岁儿童免疫接种有益】

来自美国的团队则针对儿童样本进行分析,认为5至11岁儿童的免疫接种可能提供直接和间接的益处,并提供保护,防止可能更具传染性的SARS-CoV-2变体。[29]


⑤【疫苗对抗奥密克戎效果不如对抗德尔塔,接种疫苗且有感染史的青少年免疫能力最高】

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来自英国的实验团队以青少年为样本进行分析时发现,在之前没有感染的青少年中,接种疫苗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低于对delta感染的保护,而接种过疫苗且有感染史的青少年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作用最高。[30]


12.不同疫苗的有效率?

根据辉瑞、世卫组织、阿斯利康、《柳叶刀》等、中国国药集团发布的实验数据表明,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卫星五号、国药的有效率分别为95%、92%、70%-90%(注射方式不同)、91.6%、79.34%,总体来看,新冠疫苗保护率较高,但接种新冠疫苗并不代表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对于变种的新冠病毒,现有的新冠疫苗对重症有效率较高。


13.奥密克戎在中国传播的预测模型

2022年5月在natur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利用数学模型根据2022年上海奥密克戎疫情的数据模拟中国的奥密克戎浪潮,2022年3月疫苗接种运动诱导的免疫水平不足以防止奥密克戎浪潮,奥密克戎浪潮将导致超过现有的重症监护能力,预计重症监护室的峰值需求是现有能力的15.6倍,并导致约155万人死亡。然而,我们也估计,通过确保疫苗和抗病毒疗法的可及性以及维持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实施来保护弱势群体,可能足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这表明这些因素应该是未来缓解政策的重点。[31]

防疫政策松绑后绝大多数人将被感染

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香港及台湾地区在疫苗普及之前都采取了严格防控政策,也让疫情的进展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等到2021年9月新冠疫苗的接种普及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先后放开了疫情管控,无一例外都迎来了井喷式的疫情暴发。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确诊感染人数占总人口的28%-4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比例只是确诊的感染者。因为这些地区并没有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在加上新冠病毒在很多人身上并不导致症状或只是很轻的症状,有大量的被感染者并没有被统计进来。



14.防护方法?

*图源网络

以下防护建议均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Covid知识问答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q-a-considerations-for-the-cleaning-and-disinfection-of-environmental-surfaces-in-the-context-of-covid-19-in-non-health-care-settings)


①保护自己不受COVID-19长期影响的最好方法是尽一切努力避免感染COVID-19病毒。这包括接种疫苗和遵守各项公共卫生和社交措施,减少感染和传播COVID-19病毒的机会。保护自己不会感染COVID-19的最好方法是采取综合行动,正如世卫组织常说的“全面采取措施!”,包括:
❗与他人至少保持1米的身体距离
❗佩戴合适的口罩遮住口鼻
❗开窗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遮掩
❗勤洗手
❗轮到你的时候立即去接种疫苗


②在非卫生保健环境中,应优先考虑对哪些区域进行消毒?
????答:采取消毒措施对于在非卫生保健环境中(如家庭、办公室、学校、健身房、公共建筑、社区宗教场所、市场、交通工具和商业场所或餐馆)减少COVID-19 病毒污染非常重要。
应优先对这些非卫生保健环境中的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例如应消毒门窗把手、厨房和食品制备区、台面、浴室表面、厕所和水龙头、触屏个人电子设备、个人计算机键盘和工作台面等。


③在非卫生保健环境中,哪些物体表面消毒液对COVID-19有效?
????答:在非卫生保健环境中,可使用
次氯酸钠(漂白剂/含氯溶液),建议浓度为0.1%或1000ppm(即一份5%强度的家用漂白剂加兑49份水)。70度-90度酒精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表面必须先用水、肥皂或洗涤剂清洗,在清除污垢后进行消毒。清洁应始终从最少脏污(即最清洁的)的地方开始,最后清洁最脏地方,以免将污垢带到较少脏污的地方。


④室外活动回家后建议采取什么措施?
????
应高度重视手部卫生:在触碰家中物体表面、物品、宠物和人之前,应先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在室外时,应始终与他人
保持至少一米距离;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注意呼吸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需用弯曲的肘部或用纸巾遮挡口鼻;不要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不去拥挤的地方。


⑤是否建议民众在公共场所(例如去杂货店或超市购物时)戴上手套预防COVID-19?
????
不建议。公众在公共场所使用手套不是推荐的或经证明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公共场所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手部卫生需求,另外,在采取手部卫生措施后,戴手套并不能进一步预防COVID-19病毒。手套不能完全避免手遭受污染,因为病原体可以通过手套微小缺陷而接触手部或在摘除手套过程中使手受到污染。人们也可能会用戴手套的手触摸病原体,然后,如果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脸部,就会将病原体带至嘴巴、鼻子或眼睛。


⑥如何摘下医用口罩:
◾触摸口罩前,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和水洗手。
◾从脑后或耳后取下带子,不要碰到口罩的正面。
◾摘下口罩时,身体前倾,将口罩拉离面部。
医用口罩仅供一次性使用;立即丢弃口罩,最好放入封闭的垃圾箱。
◾触摸口罩后要洗手。
◾注意口罩的状况;如果口罩变脏或变湿,请更换。


⑦如何改善家中或工作场所的通风?
????答:当你和他人同处一个房间时,
尽可能打开门窗。为更好地通风,打开房间两侧正对的门窗,造成空气对流。如果无法产生空气对流,可在打开的窗户前放置风扇,以增加空气流量,将室内空气排到室外。
????如果外面温度极热或极冷,可以每小时开窗几分钟,引入新鲜空气。


⑧空调能提供良好通风吗?
????答:
大多数墙式或窗式空调系统并不能通风。它们通过室内空气再循环,降低空气温度和湿度。使用墙式或窗式空调系统时,可每小时开窗几分钟,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⑨如果有人生病并居家隔离,我如何改善家里通风状况?
????答:如果有人生病并在家里获得照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善通风并降低感染其他家人的风险:
????病人应尽量待在独立房间里。如果做不到,他人应与其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病人和同一房间的其他人应佩戴医用口罩。
????病人房间和共用空间要勤通风,要尽可能开窗透气。
????打开病人房间两侧的窗户或门,进行交叉通风
????如果可能,应阻止空气从病人房间流到住房的其余地方,例如,不要使用中央空调
????如有条件,病人应待在配有私人厕所的独立房间里,且应在厕所中配备高速运转的抽气装置或排气扇。
????还可使用带有MERV14/ISO ePM1 70-80%过滤器的独立空气清洁器。这些装置可能会改善空气质量,但不能替代通风。


15.治疗药物?


*图源网络


文献综览

向上滑动阅览

序号

发表期刊/平台

发表时间

文章名称

网址

1

The 

Lancet

1/6

/22

Omicron variant (B.1.1.529): infectivity, vaccine breakthrough and antibody resistanc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989238/

2

The 

Lancet

4/7

/22

Symptom prevalence, duration, and risk of hospital admission in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during periods of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 dominanc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ZOE COVID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397851/

3

JAMA

8/9

/22

Olfactory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VID-19 During Gamma, Delta, and Omicron Waves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749125/

4

J Chem 

Inf Model

1/6

/22

Omicron Variant (B.1.1.529): Infectivity, Vaccine Breakthrough, and Antibody Resistance.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r6e0ve0xc680gd0ae5w0260pn110094&site=xueshu_se

5

J Chem 

Inf Model

1/6

/22

Omicron Variant (B.1.1.529): Infectivity, Vaccine Breakthrough, and Antibody Resistance.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r6e0ve0xc680gd0ae5w0260pn110094&site=xueshu_se

6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22

Increased household transmission and immune escape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compared to Delta variants.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233-9

7

Nature

11/2

/22

Characterization of SARS-CoV-2 Omicron BA.4 and BA.5 isolates in rodent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323336/

8

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iza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NCIRD)

2020

How COVID-19 spreads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about/transmission.html

9

Nat Med

4/1

/22

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271-3

10

The 

Scientist

2/21

/20

Offord, C. How COVID-19 is spread.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how-covid-19-is-spread-67143

11

N. Engl. J. Med.

4/16

/20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c2004973

12

WHO

10/1

/21

WHO Director-General's opening remarks at the media briefing on COVID-19 - 7 October 2021

https://www.who.int/director-general/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7-october-2021

13

Nature 

Medicine

9/22

/22

Long-term neurologic outcomes of COVID-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2001-z

14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12

/22

Outcomes among confirmed cases and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in the Long-COVID in Scotland stud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3415-5

15

The 

Lancet

6/18

/22

Risk of long COVID associated with delta versus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717982/

16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11/20

/22

Enhanced replication of SARS-CoV-2 Omicron BA.2 in human forebrain and midbrain organoid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2-01241-2

17

medRxiv(预印本)

10/12

/22

Post-acute symptoms four months after SARS-CoV-2 infection during the Omicron period: a nationwide Danish questionnaire study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0.12.22280990v1

18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11/16

/22

The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Persistent Symptoms in Non-Hospitalized and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Followed-Up for up to 12 Month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Rome, Ital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431250/

19

Science

3/6

/22

Increased risk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e of Omicron in South Africa

https://doi.org/10.1101/2021.11.11.21266068

20

Journal 

of 

Infection

4/23

/22

High rate of reinfection with the SARS-CoV-2 Omicron

https://doi.org/10.1016/j.jinf.2022.04.034

variant

2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31

/22

Protection against the Omicron Variant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200133

from Previous SARS-CoV-2 Infection

22

Nat Med

11/10

/22

Acute and postacute sequela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reinfection.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2051-3

23

-

-

-

https://www.haikanglife.com//images/RD/New-Coronavirus-SARS-CoV-2-Nucleic-Acid-Detection-ERT-PCR-Experimental-Procedure-and-Operational-Considerations.pdf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增强荧光实时反转录PCR)操作手册》

-

24

-

-

-

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001/c67cfe29ecf1470e8c7fc47d3b751e88/files/7db05db9e315401389bc8b69252c25ef.docx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

25

临床检验杂志

4/1

/20

-

http://www.lcjyzz.com/lcjyzz/article/pdf/20200348?file_name=8101D5DAB1C089482DA9834FA09C5B9BF2320D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循环阈值变化规律浅析》

-

26

-

-

-

-

27

The 

Lancet

10/18

/22

Risk of reinfection, vaccine protection, and severity of infection with the BA.5 omicron subvariant: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Denmark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1473309922005953

28

The 

Lancet

12/1

/22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3 or 4 doses of mRNA and inactivated whole-virus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infection,hospitalization and severe outcomes among elderly in Singapore》

-

29

The 

Lancet

1/23

/22

Impact of SARS-CoV-2 vaccination of children ages 5–11 years on COVID-19 disease burden and resilience to new vari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November 2021–March 2022: A multi-model study

-

30

The 

Lancet

11/24

/22

-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2)00729-0

Protection against symptomatic infection with delta (B.1.617.2) and omicron (B.1.1.529) BA.1 and BA.2

SARS-CoV-2 variants after previous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in adolescents in England, August, 2021–March, 2022: a national, observational, test-negative, case-control study

31

Nat Med

5/10

/22

Modeling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micron in China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855-7



当你站于隆冬爱河边 俯身朝下望去

有人破冰做你 一生倒影

你会凝视他 如同另个自己

直到你的热泪都化作潮汐 爱即永恒汛期

最终你所历风雪 开遍梅花鹿背脊

落日坠成腕上胎记

来世便凭此再遇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阳了之后,嗓子剧烈疼痛怎么办?..
  • 为什么有的人阳了症状轻微,有的..
  • 关于治疗新冠的中成药,适合所有..
  • 哈医大一院成功举办遗传性血管性..
  • PD-1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肿瘤资讯、医疗政策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