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疗政策

麻辣调查:老专家活跃一线,青年医生如何出头?

医疗政策

1970-01-01      

1918 0

君廷湖畔:我觉得老专家应该退居二线,对年轻医生给予扶持和鼓励。但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现在的医患关系似乎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其一,仍有部分患者“迷恋”老专家,都想找最好的专家看好自己的病,这是社会思想风气问题,还需要政府、医院和患者共同努力去解决。其二,年轻医生水平有限,缺乏经验,尽管有老专家坐镇,仍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误,这不仅涉及到年轻医生是否严谨的医学态度,严格的医学操作,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解尊重病人的心意,还涉及到病人是否能理解医生个人及医学发展需要病人的理解和支持。总而言之,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是人类群体中活生生的人,医生只是一种职业,并不是圣人,医生也有权利拥有正常人的情感和生活,当前的医患环境给了医生太大的压力,不过最近的医改让我看到了希望!

Gaogaogao老专家活跃在一线确实阻碍了年轻医生的进步,但是老专家在现在不可能退居二线。1.由于老专家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大多患者会自主选择老专家。2.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医院为了自身利益,减少医疗纠纷,肯定不会让老专家退居二线。3.国内法制不健全,医疗纠纷需要医院证明自己是无过失,不利于年轻医生成长。4.现阶段的年轻医生肩上扛不了太多责任,就如我,想独挡一面,但畏手畏脚,毕竟安全第一。当下最紧要的是加强老专家带教,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技能,各种培训考核应该一是一二是二,不走形式。

我蜜呢:名医是因为医疗经验多而深受患者欢迎,老医生经历过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医疗体系。然而,年轻医生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诊断、医疗条件和优势。在医院许多检验、诊断、手术电脑化的今天,年轻的医生,因为都具备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以上学历,在学习老一代医生医德、医术基础上,还严格遵循教科书教程,脑子里充盈了一系列的医学“公式”,所以在整个诊断、救治过程中,都会格外认真的按照规定去做,专注地举一反三,完全彻底查清病灶、根除疾患。更新快速的现代化科学电子医疗仪器,在年轻医生的手中,更是得心应手的救死扶伤工具,操作起来易如反掌,这是传统医学所望尘莫及的,如今年轻医生正越来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年轻医生动作灵快、才思敏捷、反应迅速,这都是老医生曾经的优势。所以说,年轻医生接触新生事物多,又经过老医生的传帮带,更易准确地对新型疾病做出诊断和治疗。所以还是希望老专家们可以更多的退居二线,给年轻医生提供成长机会并教导扶植年轻医生。

Kdmo我觉得老专家应该退居二线,虽然老专家的水平毋庸置疑,但是他们毕竟年纪大了,精力还是有限的,身体也吃不消,他们也为医学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也应该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偶尔去医院指导年轻大夫。但是在中国国人大多都迷恋老专家,所以很多老专家也就特别热衷去坐诊,其中也不乏一些水砖家,而年轻大夫则门前冷落,更加缺少经验,更不利于年轻人成长,本来年轻大夫就缺乏经验,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年轻时候也是一个人最有求知欲最容易提高自己能力的时候。老专家可以返聘,但是更多的时间应该是科里带领查房以及指导工作,促进年轻大夫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才队伍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科室发展。

毒药:我觉得老专家可以慢慢的适当的退居二线,为医学事业奋斗了那么久,该歇歇了,而且医学科学在不断的发展,很多老专家很难跟上最新的科技脚步,但是他们经验丰富,我觉得,可以退居二线,多指导指导年轻医生,传授他们的经验,加上年轻人在医学上新的视野,我相信中国医学会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会更高,而且老专家长期的门诊已经使患者产生了心理依赖性,有的一个普通的感冒都宁愿排一天队挂老专家门诊,从而形成了这种偏差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对年轻医生的质疑,而加重了医患矛盾。其实年轻医生,接触的医学教育更新,更完全,视野更开阔,唯一不足就是缺少临床经验,我觉得如果能把长期的临床经验结合的话,一定会是更完美的。如果老专家退居二线,可以更好的指导年轻医生,这样医学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库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欢迎残障人士来我司工作和学习,..
  • 你见或不见,移动医疗就在那里,..
  • 透过表象看本质,WellDoc到底是..
  • [QICC2013]第七届钱江国际心血管..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