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
病史摘要:
男性,67岁。发现新冠感染症状10余天,核酸检测阳性,目前已无发热,当前症状:持续性干咳伴乏力,自行服药对症治疗后未缓解。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过敏史;否认外伤史。
检查所见:
双肺散在多发斑片及云絮状磨玻璃影,以肺外围背侧为主,以两肺下叶为著。
(胸膜平行征):病灶长轴常与胸膜平行,提示新冠肺炎病变多首先侵犯皮层肺组织的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病灶分布逐步从外周向中央扩展。
(红色箭头)血管增粗:病灶内血管增粗,符合炎症一般规律,考虑炎症刺激,血管通透性增高,毛细血管扩张,相应肺动脉增粗。
(黑色箭头)支气管充气征:病毒主要累及外周间质,支气管影响不大,且无坏死,粘液少,支气管堵塞少。
(黑色箭头) 晕征:病变(主要为小叶核心间质结节)向周围间质浸润,为间质内炎性细胞聚集形成影像。
(红色箭头)反晕征:中央为磨玻璃影,外周为条状高密度影,可能提示炎性修复以边缘为主,边缘形成趋向于实变的条带影,中央修复相对延迟。
肺部三维重建:
患者双肺内散在多发斑片状、云絮团状磨玻璃样病变(白色部分)。
讨 论:新冠病毒性肺部感染
1、什么情况下CT为必要检查:
● 持续性高热3天以上,并坚持用退烧药无效,或高热过后持续性低热。
● 呼吸急促,胸闷气急。正常成人一分钟呼吸次数是在20次以下的,如果接近或大于30次了就需要注意。
● 体温正常后1-2天,突然出现39℃以上高热,伴有呼吸急促。
● 精神状态差,自觉逐渐加重,或反复不见好转,也需要排除病毒性肺炎。
●血氧饱和度低于93%~94%时,也需要警惕病毒性肺炎。
2、特殊群体需特别注意
这些重型/危重型的高危人群需要早期预警,包括:
●> 65 岁的老年人;
● 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肝脏及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 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 肥胖(体质量指数 ≥ 30);
●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孕 28 周到产后一周);
● 目前重度吸烟者或未接种疫苗者。
3、沉默性肺炎
老人等重症高危人群需要警惕“沉默性肺炎”,一些老人感染新冠后表现不典型,顾名思义,这类肺炎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高热、咳嗽、全身疼痛等常规症状,而是以胸闷或憋气为主,这时候血氧饱和度常常较低的,只有六七十;肺部缺氧表现非常明显,最终可能因严重肺部感染而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这时候做个肺部CT就很有必要。
为什么在新冠病毒的感染下会出现“沉默型肺炎”?
其问题的关键在于血氧饱和度。因为老人的免疫力一般比较差,甚至常常是精血亏虚、气血不足的。而病毒感染后,人体的气血会奋起反击,就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能量。在中医理解看来,也是机体“气化”病毒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内耗”。
所以,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来说,如果他平时就有贫血、气血不足的病症,那么他在感染病毒后,血氧含量偏低的概率就很高。如果再碰上病毒载量增大,就很容易出现CT下肺的大部分面积变白的征象(提示严重肺炎),进而因为无法提供给身体组织足够的能量,造成基础病症的加重,直接或间接危及生命。
虽然咳嗽不代表一定有肺炎,但是咳嗽本身却是肺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当炎症累及下呼吸道就可能发展成为肺炎。如果出现痰中带血、夜间(或改变体位时)咳嗽加重,咳大量黄脓痰,或者再次发热,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等原有症状明显加重,以及咳嗽超过2周时,建议去医院就诊。
百度浏览 来源 : 合肥高尚医学影像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