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药学大家说】肇丽梅教授:在更高的站位上创新药学服务

临床医学

1970-01-01      

2205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几年,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生物治疗发展迅速。 2018年10月,国家批准了包括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在内的疗效卓越的生物靶向药物进入医保,让更多的患者可以和国际同步使用上最先进的抗癌药物。在生物靶向药物进入医保后,对我们的临床药学服务带来哪些变化?在新医改下,如何为患者、医生提供更好的合理安全用药服务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学部的肇丽梅教授为我们带来她的一些看法。

               
肇丽梅
博士、教授、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委
辽宁省药学会药物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靶向药物进入医保,新形势下的新转变

肇丽梅教授:诸如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等抗肿瘤生物靶向药进入医保后,很好地造福于肿瘤患者,同时也对我们临床药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很多临床药师包括专科的肿瘤药师在临床上更多地关注化学药物,这是之前的一个模式,但随着生物药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需要我们临床药师去探索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因为总体而言生物药相对化学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时间比较短,所以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大量的临床试验去验证。在这个验证过程中,临床药师作为医、药、护、患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需要尽一份力。至于如何来做,需要创新工作模式,提升业务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肿瘤药物的精准治疗。

 在更高的站位上创新药学服务

肇丽梅教授:在新医改下,包括很多新的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对我们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得去年我在《健康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在更高的站位上创新药学服务》中有一句话说道,药学服务要与医院的合理目标一致,与患者需求一致,只有二者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药学服务的新转变,拓宽药学服务新的领域,我非常赞成这段话。随着医改的深入,我们临床药学工作也在不断深入,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在更高的站位上创新我们的药学服务,创新合理用药模式,使得药学服务更加落地,更加深入。

 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尚需更多探索

肇丽梅教授:精准治疗的提出最早是针对肿瘤治疗而言的,肿瘤的精准治疗相对其他药物有其特殊性,因为肿瘤组织自身的特性,如特殊的血供等。对于如何实现精准治疗,在药学技术服务上大家最为熟知的可能就是基因检测技术和治疗药物监测(TDM)了。对于基因检测,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南用于指导用药,如药物代谢酶、靶点基因检测等。第二个就是治疗药物体内浓度检测,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治疗药物监测。但相对于其他化学药物,由于临床操作与采样的困难,对于肿瘤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大部分肿瘤药物往往采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AUC)下面积为PK靶标预测疗效或毒性。在很多情况下,基因检测与治疗药物监测两者相互补充,这也是我们临床药师服务提供的一个技术点。但有时治疗药物监测与基因检测结果和临床表征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偏差,这时更需要我们精准的临床药学服务。

抗肿瘤生物药在临床应用的时间比较短,如何创新服务模式也在积极探索中。国内外均很关注肿瘤药物的精准治疗,但目前尚无被认可的指南推荐。我们临床药师通过临床工作,参与建立相关的中国人群个体化治疗指南或者标准,或许是我们在精准服务上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药学大家说】专题背景

自2017年,以美罗华(利妥昔单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安维汀(贝伐珠单抗)为代表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大幅降价并进入医保,给肿瘤患者带了巨大获益。更多的中国肿瘤患者通过这些创新药物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并进一步减轻经济负担。癌症已经成为慢性病,在慢病管理时代,临床药师如何发挥自身价值,引导新兴生物制剂的安全合理用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肿瘤资讯】特邀国内顶尖药学专家共话创新药学服务。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la    排版:吴昊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吴一龙教授:ASCEND-7研究惊艳ES..
  • 【大咖来啰】黄媚娟教授:抗血管..
  • 最新干货:奥希替尼新耐药机制大..
  • EGFR TKI罕见耐药突变及其治疗策..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