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11月30日在天津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结合此前三批国采,笔者总结出三大趋势。
趋势一,国采降价幅度趋于缓和。
2020年第一批国采是冠脉支架,93%的降幅令人印象深刻,2021年第二批国采是骨科关节,平均降幅为82%,2022年第三批国采是骨科脊柱,平均降幅为84%,刚刚公布的第四批国采覆盖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相关高值医用耗材30个品种,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可见,国采产品价格的降幅趋于缓和。再从续约情况来看,以冠脉支架为代表的部分产品续约规则相对温和,价格出现一定幅度提升,2022年11月的国家冠脉支架期满接续采购中,中选产品的平均价格为770元/根,较首次集采平均价格上涨约10%。
趋势二,国采规则设计持续优化。
最初第一批冠脉支架国采未进行分组,以绝对价格排序入围,对此业界有所诟病。关节国采对规则进行了明显优化,按照采购需求、企业供应能力、产品材质等条件设置了分组,并增加了组间防倒挂的复活机制。脊柱国采又增加了降幅达到特定水平可直接中标的规则三,有利于稳定价格预期。
总结此前经验的基础上,第四批国采的规则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包括设置了分单元分别竞价,即综合考虑医疗机构需求、企业供应意愿和供应能力等因素,将企业按照A、B竞价单元进行申报;在分量规则方面,按照量价挂钩要求,中选产品按照报价由低到高进行排名,根据排名先后梯度分配基础量。
用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中心路云的话来讲,叫“巧规则、稳临床、促创新”,“此次集采设计了多种拟中选规则,增加企业中选机会,同时对报量大的医疗机构也给予了更多选择空间,对临床疗效和功能确有改善的创新产品也给予一定加成。”
事实也的确如此。第四批国采有128家企业进行了申报,基本上取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都进行了投标,最终有126家企业拟中选,中选率98%。多元的企业供给稳定了医疗市场,同时也避免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
趋势三,国采推动国产化率提升。
从此前三批国采的情况来看,进口品牌终端价格降幅较大,导致进口产品渠道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对经销商的吸引力减弱,这样一来,进口品牌的渠道优势被大大降低,国产厂商的比较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生产制造、渠道物流、销售推广、研发能力等方面有优势的国产龙头企业来说,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采的不断推进和持续深入,集采下的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着变革和重塑。具体来说,国采对行业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预期形成阶段,在集采正式文件尚未发布至集采结果公布前,市场对集采不确定性的担忧可能影响反映在估值层面。
第二阶段是集采落地执行的第一年,由于价格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疾病的负担,患者的支付意愿提升,手术量将在短期内迅速上升。另一方面,集采执行后,临床医生的理念、操作习惯、使用偏好也在发生改变,同一手术操作下的创新器械的使用率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是集采落地执行后2—4年内,未中标产品难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行业经历洗牌。另一方面,DRG/DIP支付限额内新增、升级,患者自付/商保产品、服务新增是业务持续发展核心机遇。
第四阶段是集采后长期行业发展趋势,对于中标企业来说,进入价稳量增阶段,集采加速推动了产品与术式的创新,创新术式和传统术式下创新产品临床应用为企业利润增长新引擎。
回顾2019年5月,中央深改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的方案,要求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促进市场竞争等原则探索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2020年至今,国家已组织四批高值耗材集采。目前,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已经成为常态化,集采竞价规制、质量、供应、配送、使用的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也日趋完善和优化,在“物美”与“价廉”、保民生与鼓励创新上做出了更好的平衡。
百度浏览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