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昨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发展历程。在国外冠脉介入主要分为1978年PTCA、1995年裸金属支架(BMS)、2001年药物洗脱支架(DES)三个阶段,国内起步晚于国外。近年来,我国PCI数量以每年20%~25%的速度迅速增长。同时,PCI药物辅助治疗和规范化治疗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此以外,冠脉斑块旋切术等其他一些冠脉介入治疗的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特别是旋磨术现在还在开展。随着临床研究和介入器械的发展、心血管影像功能测定等发展,PCI得到了全面发展。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发展,沈教授说,该领域虽然起步晚,但进展较快,开展的地区大,复杂病变处理比例高,少见疾病的介入逐渐开展,近5年介入成功率为96.4%,死亡率为2.6%较低。
最后沈教授介绍,2010年10月,葛均波教授首先开展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标志着我国介入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尽管我国介入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展望未来,国内地区差异明显,原创性少等问题还需要在将来进一步解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常书福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