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一项前瞻性研究的分析显示,与其他心力衰竭(HF)患者相比,在呼吸困难或水肿方面存在明显日常变异性(不考虑症状的严重性)的HF患者30天预后明显较差,而症状的严重性和较差结果之间并未发现存在相似的预测关系。
美国Kentucky大学的 Dr Debra K Moser及其同事在7月15日在线发表于
他们认为,有高度变异症状的患者 “可能习惯于症状的波动,由于这钟波动性,患者或许认为加重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从而回到原来的状态,因此这些患者并不因日益恶化的症状及时寻求治疗。”但是那些症状较稳定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因为症状加重而及早就诊并避免住院”。
该研究对两家美国医疗中心和一家澳大利亚医疗中心的71例慢性HF患者观察30天,每天根据10分等级来划分其症状,并以HF住院和死亡为复合终点随访1年。
随访期间共出现2例死亡病例和18例HF住院病例。仅就HF住院而言,出现呼吸急促和水肿等症状且症状变异性高的患者较变异性低的患者预后明现较差,但失眠或疲劳的变异性则未带来显著差异。
在多变量分析中,呼吸急促和水肿变异性是无事件生存的显著预测因子,独立于年龄、性别、NYHA功能分级和症状严重性。 “我们的数据提示,HF患者仅对症状进行监测,而不能对其作出反应或适当地解释是不足以改善病情的。目前看来,教育患者监测其症状的效果并不理想,除非能帮组HF患者将其症状与HF恶化联系起来,并对这些症状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
From Reuters Health Information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