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

临床医学

1970-01-01      

1689 0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在接受经桡动脉途径(TR)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手术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 

    背景:经桡动脉途径PCI与经股动脉途径(TF)相比降低血管并发症。然而,对TR-PCI失败的机制和预测因子尚无充分认识。 

    方法:研究人群包括接受由具有少到中量介入操作经验的术者采用传统TF导引导管进行TR-PCI的患者。对基线特征、手术详情和临床结果进行前瞻性收集。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TR-PCI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果:共有2100例患者接受TR-PCI,约占PCI总量的38%。平均年龄64 ± 12岁,17%为女性。22例(1%)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TR-PCI失败98例(4.7%)。TR-PCI失败的机制包括:未能将导引导管送入升主动脉50例(51%)、导引导管支撑力不足35例(36%)、桡动脉穿刺失败13例(13%)。94例(96%)TR-PCI失败的患者通过改为TF途径而成功进行PCI。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75岁(比值比[OR]: 3.86;95%可信区间[CI]:2.33~6.40,P = 0.0006)、先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R:7.47;95% CI:3.45~16.19,P= 0.0002)和身高(OR:0.97;95% CI:0.95~0.99,P= 0.02)是TR-PCI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可由具有少到中量介入操作经验的术者采用标准器械进行,失败率低。年龄>75岁、先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身材矮小是TR-PCI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需进行适当的患者选择和谨慎的风险评估以使TR-PCI 提供的获益最大化。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09; 2:1057-1064.
 



科研资讯(站内): 介入治疗 桡动脉途径 TR-PCI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介入治疗 桡动脉途径 TR-PCI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预防性联合应用碳酸氢钠加N..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导管插入术..
  • 首次心肌梗死后的吸烟状态和远期..
  • 适度的节食减重和体重反弹对心血..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