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JACC)上报告说,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进行人工血栓抽吸可使得该操作的心肌再灌注提高。该研究发现,与直接PCI之前不进行血栓清除相比,血栓抽吸与心外膜血流量较高相关,并可显著改善心肌再灌注,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释放峰值。
Pedro Silva-Orrego(意大利米兰Niguarda医院)及其同事说,同时置入支架和应用阿昔单抗的直接PCI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选择,但是常常得不到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参数测定的心肌灌注量。他们补充说,血栓和斑块栓塞是心肌有效灌注不良的因素之一,参与的途径包括引起毛细血管阻塞、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并且与长期预后较差相关。
研究人员应用一种新的人工方法来评价PCI前血栓抽吸对该操作有关心肌再灌注的疗效,与之比较的是PCI前不进行血栓清除的疗效。研究人群包括148例连续入选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这些患者在症状出现12小时内入院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68%的接受血栓抽吸的患者出现ST段完全(>70%)恢复,而对照组只有50%的患者出现ST段完全恢复(P<0.05)。88%的血栓抽吸组患者的心肌血流分级(MBG)为3级,而对照组的该比例为44%(P<0.0001)。 另外,包括评分(比值比OR=1.77)、最大ST段评分(OR=2.11)和MBG-3(OR=15.37)的多变量分析显示,血栓抽吸是ST段完全恢复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没有进行血栓清除的患者相比,血栓清除患者的CK-MB释放峰值明显降低,两组分别为790 mg/L 和910 mg/L(P<0.0001)。
与标准PCI治疗相比,血栓清除患者MI溶栓(TIMI)的血流分级明显提高(2.87帧vs. 2.68帧,P<0.01)。两组患者TIMI血流量提高3级的比例分别为58.1% 和39.2%(P<0.05)。血栓抽吸组血管造影显示的短暂无复流和远端栓塞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两指标的比较结果分别为3%和15%(P<0.05),5%和19%(P<0.05)。
作者总结说:“对于经选择的患者,在直接血管成型中通过Pronto 插管进行血栓抽吸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操作。”他们继续说:“它改善了心肌再灌注,如心肌血流量和ST段恢复程度,同时降低了CK-MB释放量,以及远端栓塞和无复流的发生率。” 研究组说,将来需要进行更大型的随机试验,以了解血栓清除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