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栓药物的剂量应用经常不合适
Antithrombotic Drugs Often Misdosed in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S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1/5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一项几乎有400家美国医院参与的研究中,42%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的抗血栓药物的剂量不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这项报告也证实了药物的剂量越高,出血的危险也越高。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那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Dr. Karen P. Alexander及其同事分析了超过3万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数据,目的是评价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不合适剂量的应用频率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05年12月28日刊上。
Dr. Alexander说:“一直有研究在调查临床试验人群中抗血栓药物剂量应用的准确性问题。但是,据我所知,我们的研究是首次在大规模、真实医疗情况下进行这方面研究的。”
如上所提到的,42%的至少经一种抗血栓药物治疗的受试者接受的药物剂量不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过高的比例不同,在低分子量肝素的13.8%到普通肝素的32.8%之间变化。
报告指出,剂量不合适的相关因素包括女性、年龄较大、肾功能不全、低体重、糖尿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接受的抗血栓药物的剂量过高使大出血、死亡率的危险升高,并延长了住院时间。出血危险升高,在普通肝素的8%到低分子量肝素的39%之间变化。
在接受肝素和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的患者中,如果两药的剂量均不过量,则出血的危险为6.6%,如果两药的剂量均过量,则出血的危险为22.2%。
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者估计,该研究人群中15%的出血是与抗血栓药物的剂量过高相关。
然而,这些结果显示,抗血栓药物剂量应用不合适的现象很常见,这一问题值得关注。Dr. Alexander认为,该结果也提示了积极的信息。他说:“那些正确调整剂量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那些没有正确调整剂量的患者要低的多。这是积极的信息,因为它说明我们确实能够做些事情来改变这一情况。它也证实多花些时间仔细计算剂量是有益的。”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