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1395 条结果

肿瘤细胞固有PD-1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免疫治疗方法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免疫细胞表面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受体是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免疫检查点分子。PD-1的两个配体,PD-L1和PD-L2由肿瘤细胞表达,从而导致免疫耐受。在正常情况下,PD-1通过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 
学术资讯 - NO.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一线治疗NSCLC:现状和未来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较常见,发生率占80-85%。大部分NSCL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传统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约5%。NSCLC的治疗中,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学术资讯 - NO.3

合并症对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影响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每年肺癌新诊断病例约有78.1万。大约85%的肺癌经组织学诊断。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治疗中,PD1/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比化疗有更好的靶向性、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有明显且持续影响。..... 
学术资讯 - NO.3

EGFR 20 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患者能从PD-1/PD-L1 抑制剂治疗中获益吗?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75%。大部分的NSCLC患者都携带EGFR敏感突变如19del和L858R,对EGFR-TKI有比较高的响应率达到70%-80%。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x20ins)..... 
学术资讯 - NO.3

肝硬化治疗出“新招”:阻断PD-L1通路可增加肝巨噬细胞抗菌活性

肝硬化会损伤免疫系统,致使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预防肝硬化细菌感染的方法是对高危感染患者实施抗生素预防,但该方法非但不能改善免疫系统,还可能提高耐药细菌定植率。目前认为肝脏巨噬细胞..... 
学术资讯 - NO.3

ESMO ASIA 2020: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力证三联方案(HAIC+特瑞普利单抗+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疗效显著

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现状中国作为肝癌大国,每年新发患者数约37万人,死亡人数约32.6万人。超过一半的患者初诊即为晚期(CNLC III期),大部分会错失手术切除的机会,只能接受全身系统治疗。既往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 
学术资讯 - NO.3

机遇与挑战:无创定量监测PD-L1表达

在众多人类免疫检查点蛋白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其受体PD-1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研究的关键靶点。尽管PD-L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HC)是被FDA批准的检测方法,并已被广泛用于指导免疫治疗。但目前仍鲜有报道基于非侵入性技术..... 
学术资讯 - NO.3

ICIs治疗期间能注射流感疫苗吗?

流感感染与癌症患者上升的死亡率有主要关系,感染流感的癌症患者也有增加趋势。数据显示,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感染流感的致死率平均为10%,因此流感应成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主要关切方面。几项研究已经评估了接受常规化疗的癌症患..... 
学术资讯 - NO.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以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PD-L2)免疫检查点通路为靶点的癌症免疫疗法开创了新的肿瘤治疗时代。阻断PD-1-PD-L1通路的药物可以促进内源性抗肿瘤免疫,由于其广谱的活性,已被视为癌症治疗的“..... 
学术资讯 - NO.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中研究进展

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食管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死亡率第五的癌症。在中国和美国,五年生存率约为20.9%,欧洲仅12%。晚期食管癌标准治疗的化疗方案历经数十年不断探索,现有治疗的生存效益仍然非常有限。患者往往..... 
学术资讯 -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