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10 条结果

北京瓣膜论坛丨正式发布中国首部TEER临床路径2022

2023年1月7日在北京瓣膜论坛会议上,由吴永健教授、周达新教授、林逸贤教授、何怡华教授、宋光远教授共同牵头的2022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临床路径正式发布。这对我国TEER临床操作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DragonFly|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完成DragonFly™二尖瓣功能性反流临床研究本院首例入组

2022年12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周达新教授带领的多学科心脏团队成功运用经导管二尖瓣瓣膜夹系统(DragonFly™)为一位74岁二尖瓣大量反流患者完成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手术(TEER),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用Dr......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官宣!2022年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数据发布!

2022年12月10日上午,在2022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瓣膜中心年度总结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发布了2022年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数据,会议由刘先宝教授与潘文志教授共同主持。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2022 CCHC丨周达新教授:经导管肺动脉瓣介入治疗的年度进展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是自2000年首次报道后逐渐兴起的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方式,主要应用于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后并发右室流出道功能不全(包括狭窄和返流)的患者。我国自2013年完成首例TPVR以来,随着器械的改进以及对循证研究及临床.....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TCT 2022 | CLASP-II D研究介绍及解读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北京时间2 022 年9月1 7 日晚间1 1:30 ,备受关注的关于T EER 器械研究的 CLASP-II D 研究结果由美国的Scott L im教授公布,拉开了T CT 2022 的大会帷幕。T CT 大会为全球影响力.....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VitaFlow®5年临床数据亮眼

CIT 2022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重磅公布了VitaFlow®5年随访结果。研究入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7.73岁,平均外科术后 30 天内死亡风险(STS评分)达到8.84%。VitaFlow®5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心血管相关死亡率仅为.....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OCC2011]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将引领我国介入未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潘文志  周达新  葛均波  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TVAI),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瓣膜置换技术。TAVI所用的带瓣膜支架发展已经历三代,目前第三代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为Crib.....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OCC2014]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2 例经皮左室重建术

  5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的团队率先完成 2 例经皮心室重建术(PVR),2 例手术均取得成功。5 月 31 日上午,在2014年东方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结构性心脏病论坛上录播了这项新技术。  急性心肌梗.....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OCC2013]MitraClip运用进展

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OCC2013]MitraClip运用进展作者:  周达新   日期:2013/5/28 13:01:57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OCC2013]三届东方会连续创新三项顶尖新技术——中山医院完成我国首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

  在美国著名介入心脏病学专家Hijazi 教授协助下,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率先在国内完成两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PVI)。  2000年10月,Bonhoeffer团队完成全球首例PPVI。发展至今,全球共完成3000多例PPVI,但国内尚未开.....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