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全球肿瘤学者期待已久的年度肿瘤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于芝加哥召开。今年的主题为“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本次ASCO年会上将迎来多项肿瘤领域的重磅研究。荷兰、丹麦和比利时等国家联合开展的HOVON-Nordic淋巴瘤小组III期研究显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R-CHOP方案治疗后第一次获完全缓解时(CR),采用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
背景
这项随机III期研究旨在评估DLBCL患者前4个周期R-CHOP强化利妥昔单抗(R)治疗与标准R-CHOP相比是否能改善预后;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妥昔单抗维持组和观察组,利妥昔单抗可否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结果。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强化利妥昔单抗治疗并不优于标准R-CHOP治疗,诱导治疗后的CR率和无进展生存相同(ASCO 2016#7504)。此次报告了第二次随机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结果。
方法
R-CHOP治疗后CR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是每8周静滴375mg/m2利妥昔单抗(n=199)共24个月或单纯观察组(n=199),二组患者均于6、12、18、24个月时行CT检查。主要研究终点是自维持治疗随机化开始的无病生存(D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和不良事件(AEs)。
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65岁(31~80岁),48%≥66岁,49%为男性。多数患者(54%)为中高、高aa-IPI评分。中位随访79.9个月(最多125.7个月),利妥昔单抗维持组和观察组的5年DFS率分别为79%和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83(95%可信区间0.57~1.19,p=0.31,经年龄和aa-IPI校正)。次要研究终点OS也无显著性差异,5年时二组分别为85%和83%,没有临床亚组获益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接受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毒性反应轻微,CTCAE 3级和4级AEs分别为17%和6%,感染最常见,3级感染发生率6%,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3级)和3%(4级)。
结论
DLBCL患者R-CHOP治疗后第一次CR时采用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无更多获益。
http://abstracts.asco.org/239/AbstView_239_256053.html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娜小编】微信!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