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8年5月19日,2018百济神州首届肿瘤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除了大会报告外,还分设胰腺癌、乳腺癌、肺癌与卵巢癌四大分论坛。胰腺癌分论坛由倪泉兴教授、苗毅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本次论坛聚焦胰腺癌的治疗与进展,众多胰腺癌专家同道莅临现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展开积极讨论,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饕餮。
倪泉兴 教授、苗毅 教授
第一篇章——胰腺癌的治疗及进展
杨尹默 教授、梁廷波 教授
徐近 教授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徐近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治疗的策略及思考。根据2016版ASCO指南,LAPC属于无法切除的患者,其治疗目标是控制疾病进展,控制症状,维持(提高)QOL。ECOG评分0-1分及并发症情况良好的患者推荐初始采用联合化疗6个月(部分患者可先放疗);如果诱导化疗后局部进展但无远处转移,且ECOG ≥2并发症情况尚可者,可行放疗或者立体定向放疗;如果诱导化疗6个月后疾病稳定但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也可以选择放化疗;若疾病进展,需参考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
目前尚不能肯定外科切除能否改善患者的生存。但近两年NCCN指南中对于LAPC患者,似乎将手术治疗的地位进行了前移,并认为体力状况良好且疾病缓解(disease response)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有研究表明LAPC患者直接手术切除或许能带来生存获益。另外有研究表明转换化疗能显著改善生物学指标,并带来总生存获益。此外,转化治疗除了具有在局部肿瘤退缩方面的作用,对患者进行生物学行为筛选也是其重要作用。因此,LAPC应首先推荐化疗。
化疗药物选择方面,徐教授指出白蛋白紫杉醇 + 吉西他滨(AG)和FOLFIRINOX 对LAPC可能优于其他方案。LAPACT研究是一项采用AG方案治疗LAPC的国际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显示了卓越的抗肿瘤活性 ORR 达到33% , DCR达到 78%;中位PFS 达到10.8个月,更可喜的是预估1年OS可以达到 72% 。总体AG方案诱导化疗耐受性良好,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维持,手术转化率达到15%,为AG治疗LAPC再添证据。AG方案相比FOLFIRINOX对患者体力状态的要求相对稍低,有研究表明CA19-9越高从AG方案中获益似乎越高。徐教授认为LAPC新辅助治疗的药物选择存在异质性,应该更多地从分子分型方面考虑。
对于放疗,徐教授认为放疗对手术及生存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但因能局部控制可作为一种选择。而对于手术的切除标准,除了依靠影像学评估,更需要结合生物学判断来筛选患者。由于LAPC患者的治疗时间往往较长,脏器功能受影响较大,因此手术推荐到有经验的中心,同时应慎重进行动脉切除。
白雪莉 教授
接下来,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白雪莉教授与各位浅谈胰腺癌新辅助治疗。胰腺癌作为癌中之王,手术切除是非转移性胰腺癌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为了清除肿瘤,外科医生锲而不舍地改进手术方式,然而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导致疗效不尽如人意。不论分期,胰腺癌都应视为系统性疾病,需要系统性治疗,新辅助治疗因此备受关注。浙二研究数据表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新辅助治疗并未提高R0切除率,而是通过降低淋巴结阳性率和局部肿瘤降期改善患者预后。LAPC优先手术不能带来生存获益,而新辅助治疗转化手术的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对于可能可切除胰腺癌(BRPC),2016版NCCN指南起,就推荐所有BRPC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并开始推荐FOLFIRINOX方案及AG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其它可选方案包括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新辅助放疗。在可切除胰腺癌(RPC),新辅助治疗仍存在争议。相关荟萃分析提示,新辅助治疗可使肿瘤降期、改善RPC的R0切除率等,但同时也可能降低了总体的手术切除率,在生存获益上也有不同的结论,循证依据尚不充沛。因而RPC目前推荐具有 “高危因素” 的病例进行新辅助治疗。另外,白教授还介绍了多项研究中提示的高危因素及参考界值,深入讨论了新辅助治疗下的手术时机、手术风险等,最后还着重介绍了本中心对于化疗患者快速康复与支持(ERAC)的理念与处理经验。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吴文铭 教授、虞先濬 教授
第二篇章—— 转移性胰腺癌的标准治疗
戴广海 教授、张艳桥 教授、刘云鹏 教授
第二篇章由戴广海教授、张艳桥教授、刘云鹏教授共同主持。
周军 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周军教授分享了他对转移性胰腺癌系统性治疗的思考。化疗仍是胰腺癌治疗的基石,目前NCCN指南推荐的转移性胰腺癌一线治疗方案主要是AG方案即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优选)、FOLFIRINOX方案(优选)、吉西他滨+厄洛替尼、吉西他滨。化疗方案选择主要考虑患者年龄与体力状态等因素,若体力状态好应首选联合化疗方案。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提示在体力状态相同、患者年龄更大的情况下,AG方案与FOLFIRINOX方案相比,OS类似但耐受性更好。对于疗效不好的患者,治疗不一定能带来更大的获益。早期筛选化疗获益人群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及资源利用率。对于疗效预测,治疗第8周CA19-9降低与PET代谢缓解等或许能预测长期生存。
接下来,周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白蛋白紫杉醇在特殊人群和亚洲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MPACT研究的结果显示,AG方案在所有终点上优于吉西他滨单药,AG方案在老年与体力状态差的患者中具有明显优势。亚洲人群(日韩)的真实世界研究表明AG方案在亚洲人群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耐受性。PANC-001研究则显示了AG方案在中国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得到与MPACT研究一致的结果。未来中国仍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为中国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石燕 教授
接下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石燕教授汇报了白蛋白紫杉醇作为骨架药物及AS方案的应用探索。近十年来,全球多个晚期胰腺癌Ⅲ期研究宣告失败,其临床发展步履维艰,然而肿瘤微环境(基质、免疫系统、干细胞)或许是胰腺癌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首先,靶向基质的策略可能提高药物在肿瘤中的递送,其中白蛋白紫杉醇能消除结缔组织增生性基质,HALO-202研究显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EGPH20)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PAG方案)对比单纯的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AG方案)在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胰腺癌中的疗效(PFS、ORR)提高。
当然,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包括单药治疗和联合方案。单药治疗在胰腺癌中的疗效不尽人意,但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免疫联合靶向药物或化疗的具有潜力,特别是联合化疗药物白蛋白紫杉醇。多项免疫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的临床研究已在转移性TNBC、NSCLC和胰腺癌中开展,在NSCLC的一线治疗中初显疗效。
另外,肿瘤干细胞是一小群具有驱动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的细胞亚群,会引起抗肿瘤药物的高度耐药。BBI-608是一款肿瘤干细胞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方案在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Ⅰ/Ⅱ期试验中有效。BBI-608联合AG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Ⅰb/Ⅱ期研究中显现出卓越疗效,目前正开展Ⅲ期研究。
最后,石教授分享了白蛋白紫杉醇为骨架的化疗方案的临床探索,包括给药时序和联合用药。研究显示白蛋白紫杉醇与吉西他滨序贯给药可能有助于优化临床疗效;NPSPAC研究表明,AS方案(白蛋白紫杉醇+S1)与AG方案相比mOS类似,但安全性与ORR更高,疼痛缓解更明显。AS方案未来或许能运用到新辅助/辅助治疗中。白蛋白紫杉醇有助于消除肿瘤基质、靶向肿瘤干细胞、加强免疫反应、抑制血管生成等,已成为胰腺癌新药研究的基石。
讨论环节精彩花絮
陈嘉 教授、白春梅 教授、潘宏铭 教授(从左至右)
最后,大会主席倪泉兴教授、苗毅教授为胰腺癌分论坛进行总结。第一篇章讨论了胰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第二篇章讨论了胰腺癌的辅助化疗。胰腺癌的治疗是综合的多学科治疗,除了外科手术,化疗能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存期,其中白蛋白紫杉醇是胰腺癌治疗的重要选择。胰腺癌虽然是癌中之王,但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好的药物与方案配合外科手术,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会更好。总之,胰腺癌困难不少,前景不容乐观,同志们仍需努力!
回顾:【神州起国韵,百创济世人】第一届百济神州肿瘤论坛成功召开
回顾:【神州起国韵,百创济世人】首届百济神州肿瘤论坛乳腺癌专场报道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