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背景介绍
刚上线
旨在分析当前最热门的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在肺癌外科治疗的应用。
入组
2012.4~2014.6期间于英国区域转诊中心医院(UK regional referral center)接受外科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
外科治疗手段包括全肺切除、肺叶切除及亚肺叶切除。
所有患者,接受一个快速康复量表的前瞻性跟进及评估,根据具体的完成情况前瞻性的记录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首要研究终点:30天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
次要研究终点:30天再住院率;再手术率;30天死亡率。
并发症基于Calvien-Dindo系统进行分级评估(附表如下),其中I~II定义为轻度(minor),III~IV定义为重度(major)。
快速康复量表对照图
英国区域转诊中心医院快速康复量表(ERAS elements)
结果
最终纳入422名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
全部接受了针对胸外科的ERAS计划。
其中,肺叶切除297例 70.4%,VATS手术 302例 71.6%,中位术后住院时间5天。
30天并发症发生159例 37.6%,重度并发症55例 13%。
30天死亡 6例 1.4%。
量表完成性越好,并发症发生率越低、住院时间越短。
30天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导致并发症增高的独立因素包括:高龄、肺叶/全肺切除、多次切除、延迟活动
住院时间分析
导致住院时间演唱的独立因素包括:高龄、术前缺乏碳水化合物、入住特需病房
悦读感言
今天分享的文章,就来自这个杂志,讲的是目前最热门的快速康复——ERAS。
俗话说得好,什么是热门?
郑医生认为,但凡热门的议题一般有两个元素:1.需求大 2.话题感强。
所谓需求大,就是老百姓关注大,市场需要大。
所谓话题感,就是有争议。有共识的东西是不会上热门的(比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
ERAS很好地契合了这两方面基本元素:
一方面,医疗的巨大进步背景下,手术走入微创、精准时代,契合着这个背景,“今天手术,明天出院”的快速康复需求越来越迫切,巨大的需求自然会带动相关的研究。
另一方面,什么是快速康复,如何才能快速康复?学术界却一直处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状态……
早期进食可以快速康复、早期拔管可以快速康复、术前宣教可以快速康复……
在郑医生的心中,关于ERAS的概念也一直处于这么一个状态
“是个好东西,可它到底是啥?”
所以,当郑医生看到这么一篇研究,能洋洋洒洒罗列明细并仔仔细细分析临床意义时,就定好这周的题材了~
研究价值
这里英国转诊中心根据其自身情况制定了一个详细的ERAS流程图。
胸外科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科患者制定了一个针对性的ERAS流程图。
术前阶段包括:
术前访视、评估、宣教,戒烟,康复训练,手术当日入院,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术前避免应用镇静药物。
手术当日包括:
预防性抗生素、椎管旁阻滞、控制晶体输注、术中保暖、预防深静脉血栓、避免导尿、腔镜手术、单胸管。
术后阶段包括:
避免术后输液,避免应用阿片类止痛药、早期进食、有效预防恶心呕吐、术后24小时运动、早期拔除引流管。
最终,实现量表项目越多,依从性越大,并发症越少且出院越快。
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缩短住院周期。
这么一组严格随访、前瞻收集的数据,虽然少了一组对照组,但是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因此这个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将ERAS明晰化,更在于详细指出各种利害关系。
其先进的治疗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
国外ERAS经验
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通道的先进治疗经验,郑医生深入地了解了每一项基本变量的具体临床要求,并将其有别于国内医疗的一些特点罗列于此。
1.推荐积极的戒烟宣教,但是吸烟状态并不作为影响延迟入院的指标。
2.在手术当日办理入院,术前2小时摄入碳水化合物高能量饮料,以防止术中脱水、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同时改善术后机能。
3.术前避免镇静药应用,手术当日由患者自行步行进入手术室。
4.避免深静脉血栓,化学预防包括术前当夜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物理预防包括穿弹力袜及术中应用加压器。
5.镇痛常规应用NSAIDs,尽量避免应用阿片类药物;术后2日内应用椎管旁阻滞进行止痛。
6.术后24小时下地活动,并每日设定步行目标以积极恢复。
7.放宽拔管指征为(1)拔管前6小时无漏气(2)拔管前24小时引流液不足500ml。
辩证思考
其实该量表存在诸多与目前国内大部分医疗传统不一致的地方。
针对肺癌手术,国内对术前戒烟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术前禁食时间更长、术后拔管指征更紧……等等等等。
那是不是国内医疗水平不够?国外医生治疗水平也更高呢?
那是不是说,我们应该全盘接受国外的现金治疗经验,推翻目前的治疗传统?
针对此问题,郑医生决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
一、是否应该将此量表奉为肺癌外科快速康复之圭佑?
不然。
首先,这个量表,是该医院自行制定的,并不是西方的治疗共识。
在这一段中,作者针对其余治疗中心制定的ERAS模式提出质疑,指出其过分保守……
其次,这个量表是应用在胸外科,而不是针对肺癌手术制定的,只是说在该研究中用该量表来评估ERAS在肺癌手术的应用价值而已。
再者,即便在他们中心,也没有肺癌患者对此量表实现了100%全依从,22个变量中,依从度多波动于9~14之间。
二、是否应该为了快速康复而加大对量表的依从度?
不然。
为了实现快速康复而加大对量表的依从度,来自该研究的最重要的一项研究结果
“量表完成性越好,并发症发生率越低、住院时间越短”
但是,在郑医生看来,要实现快速康复,最重要的还是手术本身的微创与快速。
量表完成性越好,背后的信息是肯定的,也就是“患者的手术越简单,耗时越少且创伤越小”,自然而然可以“手术当日入院,不插尿管,术后不输液……”
但是,如果撇除临床具体情况,纯粹为了追求此表的完成度,不异于削足适履,东施效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在英国人民开展的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的一些结果确实对临床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其推荐ERAS量表也应该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但鉴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种中的人群的基本体质存在显著的差别,中国版ERAS规范只能也必须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