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4
前段时间,一档比较火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引发了大家对于女性在娱乐圈地位的热议,那么在科研圈女性的发展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态势呢?
提起女性科研工作者,大家能到什么形象?白大褂,口罩,金丝边眼镜和平底鞋。还有什么?可以在评论区写出来哟。
古往今来,杰出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层出不穷,就诺贝尔奖获得者来看:前有1911年和1935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母女,后有2015年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和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等等。
近日,针对科研领域中男女性别比例问题,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卢多•沃尔特曼和他的同事深入且定量研究了由爱思唯尔主办的庞大的引文和摘要数据库。他们研究了全球约600万名研究人员从1996年至2018年间所发表的论文。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知名科学期刊《自然》上,结果显示与男性同行相比,女性持续性地从事学术生涯的可能性更小。
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147-9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科学工作的女性比例有所上升。2000年,33%的女性开始了她们的研究性出版生涯;近年来,这一比例上升至40%。这一具体的统计数据证实了许多国家的科学学科中男女性别占比的变化趋势。
2000-2016年从事科研工作者的性别差异变化趋势
研究人员在学科差异上也进行了男女性别比例差异的统计分析,他们发现:在物理科学、数学和工程领域,男性作者所占的比例仍然远远高于女性,甚至在最近几年也是如此。
不同学科中男女性别比例差异
沃尔特曼说:“尽管男性和女性的科学职业生涯的长度比较相似,但男性和女性在他们的科学职业发展方式上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总体而言,男性晋升到高级职位的速度似乎更快——大致可以从论文的最后一名作者来判断。针对不同领域,平均而言,他们发表的论文也比女性多出15-20%”。
但是,研究人员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弊端:该研究并没有对中国和印度的科研工作者的性别进行统计,因为根据文章作者署名无法推断其性别。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科研圈也会“重男轻女”吗?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先前的报告数据显示,女性占全世界科研人员的比例不到30%。客观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与男性相比,女性科研工作者科研项目承担数量较少
有调查显示:近三年从事过研发活动的女性科研工作者中,57.8%承担(包括主持和参与)过研发项目,低于男性5.2个百分点,平均主持项目1.17项,低于男性(1.33项)。
二、与男性相比,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可用科研时间较少
调查显示,51.4%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反映可支配的科研工作时间不够用,该比例高于男性5.6个百分点。女性科技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48.3个小时,比男性(51.0小时)低,且已婚女性每周工作时间比未婚女性减少了1.1个小时,而已婚男性则比未婚男性每周工作时间增加了1.1个小时。
三、与男性相比,女性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受重视的比例较高
最新调研报告指出:31.7%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反映择业时遭遇性别歧视,21.3%反映晋升时遭遇性别歧视。
四、与男性相比,女性科研工作者能力提升的机会较少
调研报告指出:79.3%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反映目前需要进修或学习,该数据高于男性(77.7%),但51.1%女性科研工作者反映进修或培训有困难,47.2%反映单位没有提供进修或培训机会,该比例均高于男性。
因此,应营造公平的职业发展环境,以促进科研界的性别公平,杜绝“重男轻女”现象出现。
科研圈“重男轻女”现象会限制该领域的发展!
由于长久以来普遍认为的男女社会分工的定势思维,使得人们对男性的家庭参与度的期望很低,进而认为男性对工作的投入度会更高于女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女性在工作尤其是科研工作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她们在工作中更为细致,考虑问题也更为周全,同时,良好的表达力、沟通力以及合作能力也更容易体现在女性科研工作者中,而这些特质对于科研工作而言都十分重要。
纵观生命科学发展史,杰出的女科学家比比皆是。
1945年,X射线晶体学家凯瑟琳•朗斯代尔(néeYardley)和生物化学家马乔里•斯蒂芬森(MarjoryStephenson)成为英国国家科学院皇家学会首批两名女性院士。
晶体学家凯瑟琳·朗斯代尔
2015年为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捧回了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项的药学家屠呦呦,她一辈子专注于青蒿素,提高了中药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屠呦呦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73岁女院士李兰娟,作为传染病学家,李兰娟院士做出了极大贡献,她是真正的时代偶像!
李兰娟
袁钧瑛院士,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死亡基因的发现者,该发现为世界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奠定了研究基础。(国际细胞死亡协会评)
袁钧瑛
她们都是打破科学玻璃天花板的女性,在科学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尽管女性科学家想要获得同样的成就通常需要付出几倍于男性同行的努力,然而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科学家不断涌现出来,这给人们希望和信心。
归根结底,女性科研工作者不应该被迫在事业、婚姻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同时,这个世界上没有“适合女性”或者“不适合女性”的事业,只有你喜欢的事业。
参考文献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147-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071248/
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17)[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362-1
https://m.maigoo.com/top/419141.html
百度浏览 来源 : 健康界 作者 生物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