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 来源 : VIP说
圣诞以后是元旦,元旦以后是春节。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每逢佳节,饭桌上总避不开觥筹交错,挡酒说辞之排行榜:
1. 酒精过敏——那就少喝点
2. 开车来的——给你叫代驾
3. 酒量不行——还是少喝点
4. 吃了药不能喝酒——嗯?!那还是别喝了,生命最重要!
为何这理由能在酒桌上全身而退,那是因为吃了某些药之后喝酒,真的会死人!
为什么吃药后喝酒会死人?
双硫仑样反应是什么?
哪些药需要注意?
要想了解具体原因,得从源头着手,酒精也就是乙醇了,下肚后它发生了什么?
1. 首先,口腔黏膜吸收了微量酒精。
2. 随后,酒精顺着食管到了胃,大约10-20%酒精被胃吸收。
3. 然后继续走啊,到了小肠再被吸收75-80%。
4. 算一算,基本都被消化掉了,剩下各5%通过呼吸和尿液排出,这也是一身酒气的说法来源,呼出来的都是酒气。
5. 吸收了去哪了?自然是到血液里了,和打针吃药一个道理,酒精进了血液才能发挥其化学作用,也是在这与药物产生了孽缘。
酒精有害,我们的身体也很清楚,因此它就想拼命的分解它排出去,这个战场90%就在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而分解乙醇的关键角色叫做乙醇脱氢酶。
1. 酒精(有害)被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有害)
2. 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
3. 乙酸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无害)
乙醛是有毒性的,一旦堆积在体内,将会引起头晕、恶心、毛细血管扩张等表现。
啥叫毛细血管扩张啊?
喝酒的时候常常看到面红耳赤,喝酒上脸,美其名曰“好酒量”,但其实这正是因为乙醛的存在,人体的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导致的脸红,与酒量大小并无很大关联。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都是人体内存在的物质。
不同个体之间的乙醇脱氢酶含量差异不大,
但乙醛脱氢酶也就因人而异了,取决于遗传,不大可能“练”出来,因此有的人能喝酒,有的人一喝酒上头。
介绍完了酒精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我们来提一提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服用后即使引用少量酒都会引起明显不适,进而对饮酒产生恐惧。
双硫仑的某些代谢产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这样饮酒者体内的乙醛浓度升高,从而出现心动过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和视物模糊等症状。
双硫仑样(双留人)反应,顾名思义,就是像双硫仑起效一样的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梗、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
“双留人”反应的严重程度视用药剂量和饮酒量而定。
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和对乙醇过敏者最为严重,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
一旦饮酒,乙醛在体内的蓄积不可避免,若是服用了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药物,就如干柴烈火,“双留人”反应接踵而来。
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痢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
2. 镇静催眠类药物
3. 解热镇痛剂类
4. 利血平、抗癌剂、“异烟肼”(抗结核药)等药物
5. 降糖药
6. 抗抑郁药
7. 治疗关节炎类药物
既然那么多药都会发生“双留人”反应,那该怎么预防呢?
其实简单的不得了,药和酒,选一个就好了,
这就是能在酒桌上全身而退的秘诀。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