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最新!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手册来了,关系到所有医务人员

最新动态

2022-04-12   来源 : 福建省卫健委、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2313 0


隔离管理篇


一、医学观察“14+7”是指什么?

 

“14+7”:通常用于中高风险地区及参照“14+7”健康管理地区的人员。

 

“7”:7天居家健康观察。

 

集中隔离的第1、3、7、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观察的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二、哪些人需要集中隔离?

 

1.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

 

2.入境人员;

 

3.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4. 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三、集中隔离人员如何管控?

 

1.一般是在指定场所(如隔离酒店)接受集中隔离管理;

 

2.所有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不允许与其他隔离对象接触,原则上不允许离开隔离房间;

 

3.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四、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应做到哪些?

 

1. 须“一人一户”,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

 

2. 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是什么?



图源:见水印



防控管理篇


六、不同风险区域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人员健康监测、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前提下,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各类重点场所正常营业或开放。

 

(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3.办公场所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安排工作人员隔位、分散就坐,有条件的应采取居家办公、分散办公等措施。

 

4.商场和超市、银行、农集贸市场等营业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限制人员数量,停止促销等人员聚集活动,启动应急处置措施。

 

5.公共交通工具应采取控制乘客数量、分散就坐等措施。

 

6.人员密集、空间又相对密闭的场所,如宗教活动场所、洗浴场所和商品展销场所等应关门歇业。

 

(三)高风险地区。各类重点场所应停止营业或开放。

 

七、不同风险区域重点机构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加强内部管控、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和个人防护等卫生防护措施前提下,各类重点机构保持正常运转。

 

(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2.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3.医疗机构应加强体温检测,严格预检分诊,控制就诊人 数,住院区实行封闭管理。

 

4.养老院、护理院、儿童福利院和监管场所应实行封闭管 理、视频探访等措施,不举办聚集性活动。

 

5.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 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6.建议培训机构由线下改为线上授课。

 

7.建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采用无纸化办公,降低接触传播风险,不举办聚集性活动,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不提供堂食等措施。 


(三)高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医疗机构应停止择期手术,停止口腔、内镜常规检查等高风险操作。

 

2.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授课。

 

3.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等应避免聚集互访,不提供堂食。

 

2. 监管场所严格控制人员流动。

 

新冠肺炎患者管理篇


八、哪些属于新冠肺炎病例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1.大于60岁老年人;

 

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 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

 

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4.肥胖(体质指数≥30);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5. 重度吸烟者。 


九、出现发热症状如何就诊?

 

发热患者就诊时,除遵守外出就医要求外,还应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到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陪同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防护。

 

就医时,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

 

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十、发现病例如何处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或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期间单人单间隔离。

 

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十一、如何根据病情确定确诊人员隔离管理和治疗场所?

 

1.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轻型病例可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并配备相应医护人员。

 

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2. 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新冠病毒检测篇


十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种类有哪些?

 

每个病例必须采集急性期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或下呼吸道标本),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和尿标本。物品和环境标本根据监测需求采集。

 

十三、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是指什么?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10-in-1 test)技术指将采集自10人的10支拭子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的方法。

 

十四、什么是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区别在哪儿?

 

抗原就是病毒的蛋白质成分,新冠病毒形态呈球形,球的外壳主要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核心则是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抗原检测就是从抗体出发去检测病毒的蛋白质成分,从而判断待检标本中是否含有病毒。

 

抗原检测更方便、快捷,但敏感性稍差。

 

核酸检测更复杂,获取结果时间长,但敏感性更高。

 

十五、抗原检测结果能否取代核酸检测结果?

 

不能。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

 

核酸检测阳性: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相应措施。

 

核酸检测阴性、抗原检测阳性:视同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密切观察,连续进行核酸检测。

 

十六、哪些人适用抗原检测?

 

三类人群: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十七、用完的自测试剂如何处理?

 

隔离观察人员:

 

检测结果不论阴性还是阳性,所有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由管理人员参照医疗废物或按程序处理。

 

社区居民:

 

检测结果阴性: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 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

 

检测结果阳性: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十八、哪里可以买自测试剂盒?

 

社区居民有自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

 

隔离观察人员:由组织隔离观察的管理部门(如社区、村镇、隔离点等)负责抗原检测试剂的采购、发放、管理等相关工作。

 

*注意:为确保采样检测质量,居民须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规范地进行采样、加样、结果判读等操作。

防护管理篇


十九、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有哪些?如何使用?

 

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者、污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表面的所有人员均应当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具体包括:


(一)手套。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或丁腈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消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二)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应当做佩戴气密性检查,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医用防护口罩最后摘除。

 

(三)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当佩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干燥,备用。

 

(四)防护服。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作服(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 


二十、防护装备脱卸应注意哪些?

 

1. 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

 

2.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

新冠肺炎认知篇


二十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

 

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简称SARS-CoV-2或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德尔塔”变异株是由新冠病毒B.1.617.2变异株进一步变异形成。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OC),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近期多地疫情也均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

 

二十二、“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区别?

 

图源:基层医师公社


二十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有哪些?

 

1.勤洗手。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2.科学戴口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3.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4.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5. 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6.遵守1米线。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7.常通风。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8.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9.保持厕所卫生。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10.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11. 疫苗接种。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二十四、应如何正确洗手?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内)洗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最后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图源:见水印

 

二十五、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做到科学选戴口罩,既达到防护效果,又避免资源浪费。


1.在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3.建议公众选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二十六、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通常情况下颜色深的一面朝外。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图源:见水印

 

二十七、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普通公众使用过的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进行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疑污染的废弃口罩,需单独存放,并按有害垃圾进行处理。

 

二十八、消毒要遵循“七不”是指什么?

 

1. 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2. 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3. 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


4. 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


5. 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6. 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7. 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班上那个最活跃的男孩选择了自..
  • 头痛分类那么多,手把手教你如何..
  • 国际邮件、进口设备接连“中招”..
  • 一种男性避孕药将于今年开始人体..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