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9
讲题一:某个罕见病相关临床研究之路-与青年同仁共探讨
1)如何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较系统研究,第一步,日常临床工作要具体化某一问题聚焦临床需求、兴趣驱动;第二步,研究要具备合理的顶层设计、选择适宜的方案。
2)在具体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中,研究目的应从动因、背景、有待解决的问题三方面着手;实施中需要考虑细化的具体问题。
3)在文章撰写中要寻找文章中的创新点,投稿中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尊重审稿人意见,回应其想法;重视研究的可延续性。
张教授回答道:
1)想要得到高质量的证据,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设置合理的对照组,若病例数量很少则可以不设置对照组。
2)单臂试验想要构建合理的外部对照有很大难度,很难获得指南认可。
杨教授补充回答道:若研究未设置对照组,投稿中大概率会被否决;设置对照组的研究会提高发表成功率。
彭博士回答道:
1)确证性研究是为了得到明确的结论,因此,需要严格要求研究证据等级。若设置对照组不可行,可以借鉴单臂研究设计。
2)单臂试验应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设计,并不是没有对照,而是取决于目标值获取途径。
王博士回答道:
不论是日常诊疗中还是科研需求开展试验,研究设计都非常重要,“不设置对照组”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没有平行对照但存在比较对象,应考虑实际情况是否可以通过外部数据实现可比性。
讲题二:对照设置与分组选择
1)对照是RCT的基本原则之一。对照组指的是试验中未接受被试药物或治疗而接受标准治疗或安慰剂,为了区分治疗措施与其他因素引起的病人结局。
2)观察性研究中根据是否有对照组,可以分为分析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设置对照组可以更好评价试验组的效果。
3)临床中常见对照类型为:安慰剂对照、空白对照、不同剂量对照、阳性对照、外部对照、多个不同类型对照。安慰剂对照有以下特点:控制安慰剂效应、控制其它可能影响疾病发展的因素等;空白对照有以下局限性:盲态不可行、建议设置客观评价主要终点等。
4)随机研究中随机化是为了保障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基线变量上具有可比性。干预性研究中为非随机分组是根据医生决策决定的,观察性研究中是按照实际研究对象特征分组。
主题演讲结束后,窦教授指出:“王博士对于研究中的对照设置与分组选择给出了非常专业的回答,演讲中有很多临床试验中的实例,对于试验开展有很大帮助。”
针对王博士的演讲,大会主席窦教授与彭博士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博士回答道:
随机对照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比例为1:1,可以在研究中患者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达到比较高的统计学效能;从患者获益方面分析,1:1分配会使患者接受到无效的治疗,这时应考虑提高比例设置。
彭博士回答道:
考虑对照应从可行性、科学性、伦理性三个方面分析,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1:1,应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及特定情境分析最佳患者比例。
到此,讨论环节结束,大会主席窦教授主持本场会议进入到下一个主题演讲。下面由彭博士围绕“SCI论文审稿流程与回复信的处理”为主题,详细阐述一般审稿流程、常见状态、回复意见的具体内容。
讲题三:SCI论文审稿流程与回复信的处理
1)审稿中有以下四种角色:主编(Editor in Chief,EIC);主编助理(Administrator,ADM);副编辑(Associated Editor,AE);审稿人(Reviewer)。
2)过程中常见的状态有以下几种:Administrator会进行初步审查,核实是否包含所要内容,决定稿子是否适合送审;选择一个副编辑对接下来的审稿流程负责;副编辑至少邀请两个审稿专家审稿;审稿专家决定接受审稿邀请;审稿专家审稿;收到足够的审稿意见,在此基础上副编辑为主编发推荐信;主编会综合意见,对一篇稿子做出最后的决定。
3)系统查看常见状态有以下几种:with editor,稿件已经递交给编辑处理;under review,编辑部或审稿人在审稿;peer review,同行评审。现投稿量激增,为保证质量,高水平的杂志均事先设in-house review,不过关的稿件被立即拒绝;decision in process,收到审稿人反馈后,将意见提交给全体编辑会议,由副编辑做出最后的决定,其后通过e-mail告知作者。
4)回复审稿意见中意见类型分为:具体型、疑问型、笼统型、建议型、失准型,审稿人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的研究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应重视审稿人的意见。
主题演讲结束后,窦教授指出:
“彭博士的演讲内容实用性很强,详细介绍了审稿流程,在未来收到杂志社回复意见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修改。”
针对彭博士的演讲,大会主席窦教授与王博士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彭博士回答道:
1)不能够一稿多投,中文或英文在投稿阶段需要说明。
2)拒稿现象很普遍,若没有实质意见,可能是研究论文与期刊关注点不同,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转投他刊,转刊中要注意修改文章格式。
王博士补充回答道:
在投稿中应从高到低来投稿,若没有实质意见不代表研究存在问题,可能与期刊标准不同。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即可观看第二期会议视频回放
关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
关于医微客: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微客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