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护健图文】减肥星人有救了?“0卡0糖”产品可以放肆吃,还不胖?其实真相是……

医学科普

2022-10-12      

960 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糖”食品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控糖和限糖成为了一种新的自我管理方式。各种“0卡0糖0脂”的网红产品备受追捧。但是,为什么明明产品标注着“无糖”,我们却仍能吃到甜味呢?

什么是代糖?

代糖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糖,而是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用甜味剂来替代传统糖类(如蔗糖、白砂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因此,“无蔗糖”并不等于无糖。

为什么无糖还有甜味?无糖不等于没有甜味。

代糖提供的其实不是热量而是甜味。代糖的甜味通过刺激我们的味蕾,转而向大脑释放信号,让大脑误以为吃到的是糖。因此,我们感受到的甜味,其实是大脑被欺骗的假象。

代糖真的吃不胖?

代糖之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是因为它既可以使产品具有甜味,同时产生更少的热量,似乎是完美的糖类替代品。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代糖产品可以放开吃也不胖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代糖的分类,代糖根据来源分类共分为三类:糖醇、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糖醇

简而言之就是性质结构被改变的糖类,形成“半糖半醇”,其口味与传统糖类相似,但是甜度和热量相对低于传统糖类。但是,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甜度时,糖醇的热量可能甚至高于传统糖类。

天然甜味剂

大部分是从植物中人工提取,这些天然甜味剂大多都无法被人体代谢,因此几乎不会产生热量。

人工甜味剂

甜度相对比较高,甚至达到普通糖类的几百倍,故只需要少量添加即可,因此热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工甜味剂的安全性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10071665530613275 

  图源:作者提供

代糖确实会产生较少的热量,不过代糖的低热量无法完全抵消大脑的饥饿感,可能会引起能量代偿行为,进而刺激我们过量进食。代糖还会降低人们对甜味的敏感度,促使我们在其他食物中摄取更多糖分。

其次,代糖只是替代产品中传统的糖类,但是产品本身(如饼干、面包等)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并没有减少。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代糖产品,不可过分依赖或是超量食用,小心减肥不成反增肥。

代糖的利与弊

按照理论来说代糖对于血糖值的影响不大,似乎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但是,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代糖,会使得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参数发生变化,如出现体质量增加、腰臀比增大、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抵抗、糖耐量降低的概率增大,引发肥胖,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部分代糖还可以到达大肠并引起体内的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长期大量摄入代糖会扰乱肠道菌群的平衡。糖醇类代糖在人体肠道内吸收率不足20%,易造成肠壁积累,从而出现腹胀、腹泻等问题。

当然,代糖也并非一无是处,代糖的甜度低且不易被口腔中的微生物利用,不会使口腔的pH降低,所以不会腐蚀牙齿。

代糖,虽然不是减肥的捷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它是枯燥控糖生活中的调味剂,也是“糖分焦虑时代”里的缓解剂。只要在食品安全的适用范围内适量的摄入,享受代糖带来的快乐,也未尝不可。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上海市护理学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到底有多少患者可以走出ICU?..
  • 这类食物有多诱人,就有多危险!..
  • 改善失眠还可以这样做,你get到..
  • 想要抗衰老,从了解神奇的干细胞..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